她叫管姚晗,來自江蘇省如東縣。她熱情助人,心地善良;她盡自己所能,傳遞社會正能量,用感恩之心和平凡善舉,鼓勵并幫助身處困境的人。
小小花朵蘊育愛心
管姚晗的父母分別在供電公司和人民醫院工作,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管姚晗耳濡目染爸爸媽媽日常對客戶、員工和病人的關心、愛護,以及對家庭長輩們的尊重與孝敬。通過無數次的聽與看,父母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覺在她幼小的心中播下了慈愛的種子,有了長大后要去幫助那些值得幫助的人的愿望。良好的家風在她幼小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記,逐漸使她養成了懂感恩,有愛心的品質。
在上小學二年級時,管姚晗從電視上看到家鄉如東教育系統與甘肅會寧教育系統結對幫扶,有愛心助學志愿者為甘肅會寧的失學和困難家庭小朋友們捐款捐物。電視機里那些小朋友手捧寄來的學習用品時的笑容給管姚晗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心里下決心要為這些小朋友做點什么。后來經過支教老師的牽線,她跟甘肅會寧的王玉燕同學結成幫扶對子,并于當年給對方寄去新買的衣物和自己省下的壓歲錢,從此成為一對好朋友。
真情不變愛心永續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獻愛心,收獲希望。進入清華校園,在學習的同時,管姚晗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微公益活動,利用節假日和閑暇時間開展志愿服務,為困難同學和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隨著年齡的增長,管姚晗對幫困助學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能幫助家鄉有困難的寒門學子。從大學第一次放假回家,她便和爸爸媽媽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持。
通過一段時間的尋找,2019年在如東縣掘港街道殘聯的幫助下,得知掘港鎮掘港街道虹橋村十二組有這么一戶人家,孩子叫付文月,成績很優秀,連續多年都被評為“優秀學生”“三好學生”。但這個家庭非常特殊:爺爺奶奶年事已高,爺爺在外打工,奶奶又長年生病,嚴重哮喘;父親是個侏儒(三級殘疾),雖然在滬馬織針廠工作,但由于身材太矮小,只能做些雜活。全家年總收入很低,生活相當拮據。更加不幸的是,孩子的母親生下孩子后因嫌棄夫家過于貧窮、孩子又有殘疾而一走了之,而付文月本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三級殘疾),身高不足1.4米。初步了解情況后,管姚晗便決定盡自己所能幫助付文月同學完成學業,并給予了相應的資助。
今年寒假期間,管姚晗在縣殘聯、街道、村居委志愿者叔叔阿姨的陪伴下,又一次進行了實地家訪,她與小文月促膝談心,進一步了解文月的所思、所想,激勵她樹立遠大理想,常懷感恩之心,常存進取之志,以優異成績回報社會的關心厚愛,回報家長的養育之恩,為將來報效祖國、回饋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管姚晗將資助金交給付文月,這是她上大學三年來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節約下來的。
“文月,你好好學,我會一直資助你,直到大學畢業。”管姚晗拍了拍付文月的肩膀。
“姐姐,我會的。我想將來考中國政法大學,當檢察官。希望自己工作了以后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讓愛心永遠延續。”付文月認真點頭。
愛心助學,傳遞的是愛心,營造的是希望。管姚晗的善行義舉,感染了現場的每個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困難家庭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