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于上世紀50年代,在浙北岱山島一個依山傍海的靜謐小村里土生土長。悠悠歲月里,我經歷過沒電和有電兩個時代的兩種生活,深知無電的酸澀和有電的福址。
當年島上沒有電,哪來電器啊! 每每盛夏來到,酷暑難熬,家家戶戶只能使用純手工制作的蒲草扇子或棕葉扇子搖風納涼。黑咕隆咚的夜晚,屋里實在太熱,于是我在院子里用兩條凳子搭一扇門板當床鋪,躺在上面看看云朵、數數星星、拍拍蚊子。
記得有一次,我在南峰磚窯廠燒窯值上半夜班,天氣又悶又熱。半夜下班后我沒回家,抓緊時間就便在窯廠一間“四穿涼棚洞眼多”的草屋里,地上放幾爿草扇臥睡。誰知,睡夢中感覺脖子上有一種涼絲絲的怪異活物爬動,驀地本能反應,倏地用手閃抓閃甩,睜眼一看,喔唷,原來是一條約兩市尺長的花斑蛇。我頓時驚慌失措,蛇乘機一溜煙似的逃走了。
我參加生產隊集體勞動期間,煮海曬鹽、水田灌溉用的都是長長的窄窄的里面裝有諸多隔水板葉的木質水車,靠人力拉動搖柄才能上水,運輸物資都是用肩挑背馱和小班車拉的。種田整理水田,犁、耙、耖三樣活兒全靠耕牛和人力配合完成。水稻或麥子成熟后,收割下來有序地擺放在田(地)間,通常使用稻桶(舊時一種農具)與人的力量配合,艱難地打下谷子。后來生產小隊買來了兩臺笨重的腳踏式打稻機,必須要兩人以上的青壯年合力踩動才能打稻。
那時候,大米是老牛拉動碾子碾出來的;年糕是孔武有力漢子“嗨哧嗨哧” 搡成的;島際交通是木帆船撐蓬搖擼擋舵柄的,通信是用筆墨書寫、兩腳跑嘴巴喊的,文化娛樂是村民自編自導自演單調枯燥的……
沒有電的日子不好過,苦澀的淚水往肚里流。為此,“有電燈電話,住樓上樓下”,是當年村民們夢寐以求的共同夙愿。可喜的是,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1973年3月,岱山電廠成立。難能可貴的是,就在同年同月,28名電力工人用手拉肩扛,總裝機容量840千瓦的磨心山坑道柴油機發電房建成投運,實現了岱山島局部供電。此后,隨著電力工程建設不斷拓展,各個鄉鎮陸續有電。一段時間,從城鎮至鄉村的山坡上、地野里,一段路一根佇立著許許多多三四米長稱之為“電線桿”的樹木柱子,用于凌空拉掛電線。村里各家各戶穿線連接,安裝上了胖胖肚子的白熾燈泡。令人最難忘的是電燈首亮的時刻。時間一到,開關一拉,電燈就亮了,屋子里瞬間明亮起來。“來電啦!燈泡亮嘞!”村民們無不欣喜,歡騰!一向夜幕降臨時顯得死氣沉沉的幽靜小村,仿佛悄然變活亮麗起來了。
不過,那時候用電是有限制的,一般到了晚上8點之后,“三烏類”(方言)就來了,其意思是每到熄燈前的幾分鐘或半小時,當班的電力工人會通過連續三次開關電,提醒用戶馬上就要斷電了。由于當初電力裝機容量較小,線路設施較差,運行可靠性較低,因此經常發生停電之事。
然而,令人驚羨!岱山電力一路沖鋒陷陣,歷經艱難,足跡矚目,業績輝煌:1976年,小蒲門起建第一座2×1500千瓦火力發電廠,至1979年實現順利投產,結束了岱山島一直無電力工業的歷史。同年,高亭至東沙10千伏主線如期架通,東沙電廠并入岱山電網,裝機容量4840千瓦。1984年,小蒲門電廠擴建2×3000千瓦火力發電機組。1990年,2×1.2萬千瓦發電廠建成并投入運行。2001年11月,110千伏舟山至岱山聯網成功,從此結束了岱山孤立“火力”發電網的歷史,從而為岱山經濟跨越式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03年5月,岱山縣電力公司開始實現由舟山電力局代管,電力事業發展進入新時期。同年,岱山縣電力公司全面啟動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僅3年時間,全縣共改造130多個行政村,受惠農戶近4萬戶,全部實現城鄉同網同價,提前完成“戶戶通電”的工程任務。2010年12月,220千伏蓬萊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岱山電網由此實現了從110千伏電壓等級向220千伏電壓等級的歷史性跨越。2014年7月,擁有“世界首個無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之稱的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使岱山進入交直流混聯電網供電時代。2019年4月,岱山縣配網自動化改造工程全面告捷,正式進入海島智能配電網新時代……海島電力的崛起、發展、騰飛,有效保障了千家萬戶的照明,全面拉動了電器的廣泛使用,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
毋庸置疑,電力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電了。空調、冰箱、電腦、電視、手機、洗衣機、電飯鍋、電瓶車,抽油煙機、甚至燒水、沐浴、燙衣、理發……樣樣電器都離不開電能。顯而易見,有電讓生活變得光明、溫暖而舒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