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在位于山東棗莊薛城區興城街道的大呂巷村大棚產業基地,一棵棵番茄植株上掛滿青綠色的果實,棚外北風呼嘯,棚內溫暖如春。
番茄是該基地當前推出的反季節主打產品。“按目前行情預測,一棵番茄苗結出的番茄果能賣20元,每棚平均一千棵苗,毛利潤能有兩萬元。”大棚產業基地理事長李春凱介紹。
大棚產業基地里,棗莊供電公司高新供電中心低壓客戶服務一班網格經理徐繼江正在幫客戶排查14座高標準大棚的電表和進出線情況,并義務檢查暖風器、水肥一體機等用電設備。
大呂巷村位于蟠龍河沖積形成的平原上,土壤肥沃略帶沙質,非常適合種植番茄、辣椒、西瓜等蔬果。2013年,村里成立魯盛源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村民發展瓜菜種植提供技術指導,探索“家家有大棚,戶戶種蔬果”的發展新路。
2017年,大呂巷村委投資建設首批6個高標準大棚,由魯盛源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經營,聘請村上專業種植戶李春凱擔任理事長,負責專業管理,組織村民統一種植。
與此前在該村遍地開花的“小拱棚”“大拱棚”不同,高標準大棚內安裝了自動化溫控設備,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更高。2022年,高標準大棚擴建至14個。大呂巷村向棗莊供電公司提交動力電用電申請。棗莊供電公司第一時間新立6根電桿,展放500米電纜,安裝14塊動力表,將動力電直接通到了每個大棚。
近兩年,在動力電的支持下,李春凱先后帶領46名村民在14座大棚里種菜、種花、種西瓜,村民每年人均增收2萬元左右。2022年,李春凱嘗試采用吊秧種植西瓜。在現代化大棚設施保障下,西瓜生長穩定,沙瓤甘甜、個頭適中的西瓜產量翻倍,1千克能賣到16元。今年,基地單靠西瓜種植就實現了每棚創收數萬元。
“這么多年,我們用電上有任何問題,徐師傅都能隨叫隨到。”李春凱說。2023年12月的一個雪夜,8號棚卷簾機無法正常運行。21時,李春凱撥通徐繼江的電話。21時10分,徐繼江立即冒雪抵達現場,十分鐘就幫李春凱排除了故障,避免了高額經濟損失。
近年來,為助力當地蔬果種植產業發展,棗莊供電公司先后為大呂巷村大棚種植區新建6臺變壓器,進一步保障蔬果種植灌溉用電可靠。11月1日,第7臺變壓器在該村村南大棚核心區開始安裝。該變壓器容量400千伏安,從110千伏韓泰變電站10千伏16復元三路Ⅱ線大呂巷南支線接入,安裝完成后將解決村南大棚種植區低電壓問題,進一步提升供電可靠性。
今年3月起,在大棚產業基地的帶動下,大呂巷村種植戶紛紛將傳統大棚升級為高標準大棚,每戶年均增收3~5萬元。連片的大棚成了大呂巷村村民增收路上的“好幫手”。(鞠同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