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年味漸濃,大家都忙著置辦年貨。1月7日上午,吉林白城城郊供電公司經開供電所員工王剛來到洮北區三合鄉大房村的大房豆包合作社。門口,合作社負責人柴占軍正帶著工人裝豆包。
紅火的年貨經濟給大房豆包合作社帶來增收新渠道。近年來,白城市依托合作社模式建起鄉村企業,實現產業規模化、供銷一體化發展,帶動了村民增收。白城供電公司聚焦合作社發展用電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電氣化加工保障,豆包賣得火
成立合作社前,“大房豆包”只是一個由五六名工人組成的家庭作坊。隨著名氣大了、銷路打開了,柴占軍在2016年聯合另外3家作坊,成立了大房豆包合作社。
“合作社建起來了,我們就引進了一套電氣化生產線。豆包制作的和面、制餡過程都由電氣化設備完成。”柴占軍說,“原來,我們日產量不到1000斤;實現電氣化生產后,日產量達到4000斤。靠著這幾臺設備,我雇的工人少了,每個月能省不少的人工費。這幾年,得多謝供電公司的支持啊!”
走進合作社廠房,王剛從包里拿出了排風機和防潮罩:“上次來,我看到廠房里有很多水蒸氣,怕長期濕度太大破壞電氣設備絕緣性。這次,我帶了個排風機給你們,再給設備都裝上防潮罩。以后再多水蒸氣,你們也能放心用電。”
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3月是合作社的用電高峰期。為保證大房豆包合作社安全用電,白城供電公司成立專項保電小組,定期巡檢為合作社供電的10千伏三合東線,并上門為合作社義務排查加工機械的用電安全隱患。
“去年,我們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增加元宵和切糕等產品,下大力氣把產業做大做強。”柴占軍說。上新機器就要增容用電設備。2021年3月,柴占軍向供電所申請后,該供電所為合作社將一臺100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200千伏安。
“現在從網上預訂豆包、切糕的人很多。供電所及時增容,為合作社發展打下了基礎。”柴占軍說。
目前,大房村有12名工人在大房豆包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年能收入近3萬元。2021年,該合作社豆包等產品產量60萬斤,產值超200萬元。
規模化種植,小辣椒成大產業
數九寒天,一場大雪給洮南市福順鎮慶太村外的茫茫田野蓋上了白色“棉被”。洮南市有種植辣椒的傳統,當地村民售賣紅干椒已有多年。
“別看現在白雪皚皚,每年9月,我們這兒的紅辣椒能把大半個洮南映紅。”福順鎮洋洋辣椒合作社負責人王曉東給來訂貨的客戶介紹。
福順鎮辣椒生產、加工是洮南辣椒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環。目前,以福順鎮為中心,洮南地區10多個鄉鎮發展辣椒種植,年種植面積在15萬畝左右。2018年下半年,福順鎮建成百萬畝辣椒產業園工程,以集中連片種植模式進一步做大產業。
曾經,福順鎮十年九旱,水資源匱乏,灌溉成本較高。隨著種植面積擴大,該鎮亟須用電機井灌溉。2018年12月,了解到情況后,洮南市供電公司組織福順供電所員工上門,為合作社制訂供電方案,將合作社1臺80千伏安專用變壓器增容至200千伏安。
“電足,我們就甩開膀子干了!”王曉東說,他們產的辣椒還銷到了韓國。
2021年,洮南市辣椒產量超4.5萬噸,辣椒加工業銷售收入6億元。
服務有保障,養殖產業有發展
鎮賚縣黑魚泡鎮地處松嫩平原腹地,水草肥美,適合畜牧業養殖。2017年,該鎮的15個家庭化養殖戶合作成立和合牧業養殖合作社,引入新西蘭名貴品種和牛養殖。
人進入和合牧業養殖合作社的現代化養殖棚,需經過無菌巴氏消毒程序,確保病毒不會帶入牛棚,進去后可以聽到養殖棚內播放輕音樂,看到自動滾刷為和牛洗澡、按摩。
和牛生長對環境要求較高。養殖棚內設有各種電氣化設備,包括消毒器、自動飲水槽動力裝置、照明設施和音響設施等。“哪樣都離不開電。”合作社副總經理劉超說。
1月16日晚上,合作社養殖棚和飼料加工廠房突然停電了。當時,室外溫度零下18攝氏度,停電導致養殖棚無法正常保溫,飼料加工也受到影響。劉超給鎮賚縣供電公司黑魚泡供電所所長張博打去電話。放下電話,張博叫上一名同事來到加工廠,為養殖棚更換了老化燒毀的線路,合作社恢復用電。
之后,張博和同事全面檢查了養殖棚的供電電源、設備等,臨走前還叮囑劉超注意安全用電。
2021年,為保障鎮賚縣農業產業發展,鎮賚縣供電公司完成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20項,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4.39千米、0.4千伏線路31.25千米、配電臺區27個,惠及8個鄉鎮20個村屯的村民,為村民用電和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電力支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