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是一種二次能源,它通過一定的方法利用其他能源制取,具有清潔無污染、可儲存、與多種能源便捷轉換等優點,逐步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中生產規模較大的產業。傳統能源在應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氫能作為零碳排放燃料,可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環境問題,減輕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助力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近年來,由于不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開發,全球面臨著嚴重能源危機。如果不能尋求到儲量豐富且清潔安全的新能源,全球的工業生產以及人民生活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氫能是可以實現再生且清潔安全的,既可以利用化石燃料生產,又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水解來進行生產,儲運比較方便,在交通供熱中都不會產生環境污染,通過能源載體和循環碳經濟可以實現可持續的氫利用,極大地緩解全球當前的能源危機問題。
我國對于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非常重視。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發展方向,氫能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從中央到地方,關于氫能產業的規劃和布局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例如,成立了國家級產業聯盟——中國氫能聯盟,并給予了相應的政策、經濟支持,支持力度逐步提升。而在積極響應雙碳目標背景下,各地政府和企業已將目光瞄準氫能領域。目前我國有20多個省級市、40多個地級市推出了60多個氫能產業規劃。可以預見,氫能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新能源消納、交通運輸領域、碳減排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發展氫能產業能夠有效緩解我國面臨的能源安全問題,是替代化石能源、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選擇。進行氫能深入開發,能夠推動我國能源轉型、綠色發展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但在發展中,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我國目前能源項目較多,但是氫能企業數量相對較少,在氫能產業方面投入的資金以及技術支持較為有限,氫能產業尚處在發展初期階段,產業發展還面臨著諸多難題。例如,我國科技領域氫能基礎研究實力較為薄弱,原始創新不多。在產業鏈條上,氫品質、儲運、加氫站和安全標準較少,氫品質檢測和氫氣泄露等重要測試裝備欠缺,權威檢測認證機構尚未形成。
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近年來,我國科技界對氫燃料電池的發展非常關注,在關鍵材料和核心技術開發方面已有突破。但關鍵零部件主要依靠進口,關鍵組件制備工藝與國際領先水平仍有明顯差距,存在核心技術薄弱等現象。從制氫、儲氫、用氫等環節技術尚不成熟,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綜合成本偏高等問題制約大規模商業化運行。
現代科技發展和產業的成熟,不能只依靠自身,應該抱著開放的心態,以國際智力資源為我服務。在加強氫能國際合作中,應注意策略和方法,以實現合作共贏。
首先,深化當前氫能合作關系。當前,我國與部分國家已經展開了一定的氫能合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國與相應國家的氫能戰略合作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國外所提供的大多是基礎設施建設等服務,對于我國氫能技術的支持相對比較欠缺。在合作中,我們應更注重技術、特別是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同時,在合作中,應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互補。比如,在氫能方面,我國具有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水資源等獨特優勢,俄羅斯擁有巨量氫氣資源和外輸渠道,法國在工業氣體生產以及服務公司等方面具有優勢,日本則是全球氫能研究和應用較完備的國家。通過不斷深化國家間的氫能戰略合作關系,可以促進在技術層面更廣領域的深入交流,達成在更高層次的有效合作,實現氫能產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優化。
其次,打造國際氫能合作平臺。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各國所遇到的問題是不同的,通過友好交流合作,能夠幫助各國尋找有效的解決策略。在加強國家之間合作的基礎上,還應鼓勵企業之間的合作。為此,我國應積極打造和完善具有國際性、多層次的氫能產業合作交流平臺。通過合作交流平臺,探討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并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加強合作、資源共享、合力互助,推動本國乃至全球的新能源產業發展。通過國際間的有效合作,氫能產業將提前出現拐點,迎來快速發展的機遇期。
最后,加強對外氫能政策解讀。氫能產業的國際合作涉及各國的氫能政策,而國家政策的有效支撐,是促進國際合作持續開展的基本前提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國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要更加地關注國際市場發展動態,靈活調整對外氫能政策,真正實現清潔能源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助力國內外氫能產業合作可持續發展。
此外,能源研究機構、能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國際化能力建設與培養,密切跟蹤國內外氫能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學習國際上先進政策經驗,加強技術創新和成果合作,提升研究質量,發布中英文成果報告,促進國際氫能政策解讀。
政策扶持對于早期氫能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通過抓住氫能產業機遇,利用氫能的全球項目規模擴大,氫能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多個行業實現脫碳目標??梢灶A見,隨著我國制定完善的氫能發展戰略和深入推進氫能國際合作,氫能的全球影響力將不斷擴大,氫能產業的發展有望進入高速發展軌道,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
(作者:于冠一系天津大學建筑學院APEC可持續能源中心講師;朱麗系該中心主任、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