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再度站上“風口”。繼8月26日上海市宣布將探索建立氫交易平臺后,8月27日,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正式在山東濰坊掛牌,同時,200輛搭載著濰柴氫燃料電池的商用車同步投入運營。這意味著我國在燃料電池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氫能大規模示范應用領域,取得又一突破性進展。
據悉,作為“魯氫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濰坊市初步形成了以濰柴為龍頭,大中小企業協作,制、儲、運、加、用齊頭并進,氫燃料電池研發制造應用一體發展的氫能全產業鏈條,揭開了“氫能城市”的面貌。
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濰柴動力將依托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搶抓“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重大機遇,匯聚國內外產學研創新資源,加快燃料電池全產業鏈技術突破,進一步提升關鍵核心技術指標,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氫能社會”樣板。
“氫能城市”藍圖落地
“氫能城市”應該是什么樣子?據介紹,從2010年開始,濰柴動力先后投資40億元布局新能源業務,率先在山東省濰坊市進行了產業布局和多應用場景的成果轉化,助推“氫能城市”藍圖加速落地。
8月27日,在濰柴動力,記者看到了即將交付運營的部分搭載著濰柴氫燃料電池的商用車,包括城市公交車、輕卡、重卡牽引車等。特別是現場展示的亞星客車生產的最新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不僅外形時尚大氣,更代表了當下氫燃料電池在城市公交場景應用的先進水平。
“這款車配置了濰柴生產的燃料電池系統,使用壽命超過30000小時,可以滿足公交車8年60萬公里的使用。”濰柴動力揚州亞星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燃料電池總師潘永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從2019年首次批量投放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到此次新一批車輛投入運營,目前濰坊的氫燃料公交運營專線已有18條,濰坊市也成為全球氫燃料公交線路最密集的區域,以及全球在運氫燃料公交車最多的城市。
濰柴動力不僅在氫能公交推廣示范方面領跑,還積極布局全系列商用車氫能動力,在氫能重卡港內牽引、氫能重卡干線運輸、氫能輕卡城市物流和冷鏈運輸等細分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技術成熟、歷經考驗的商業化產品。
濰柴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張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氫能重卡干線運輸方面,以從淄博到青島港集裝箱的應用場景為例,氫能重卡采用的是濰柴200kW大功率燃料電池,也是目前國內最成熟的大功率產品,月均行駛里程超過12000公里,其百公里的氫耗僅為8公斤。
加快全產業鏈技術突破
氫能應用場景的加速突破,得益于此次正式掛牌的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
2021年4月16日,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在濟南正式揭牌,進入試運營階段。隨后,山東國創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作為運營主體成立。試運營一年多時間以來,在多方力量的協同攻關下,依托科技部“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成功開發了15kW-200kW系列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形成“黃河”雪蠟車、氫能熱電聯供、高速加氫站、氫能港口建設、氫燃料電池客運船等一系列轉化成果。
山東國創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少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總的戰略是開放聚集,面向全球協同產業鏈領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優質創新資源,打造形成“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
“濰柴動力通過多次戰略重組,組建了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團隊,建成了全球最大的2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制造基地。”譚旭光表示。
降成本更為關鍵
濰坊市氫能多場景應用成果突破,展示了氫能產業的階段性成果和未來前景。但如何讓“氫能社會”樣本實現可推廣、可復制,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22年3月份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就近利用為主的氫能供應體系,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到2035年,形成氫能產業體系,構建涵蓋交通、儲能、工業等領域的多元氫能應用生態。
全國各地氫能產業專項政策和計劃快速跟進,如山東省提出到2025年累計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萬輛,累計建成加氫站100座;廣東省的目標則是到2025年,實現推廣1萬輛以上燃料電池汽車目標、年供氫能力超過10萬噸、建成加氫站超200座。
“各地加快布局氫能產業,一方面是響應國家號召,將氫能產業發展落到實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另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在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把握先發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賽迪顧問高級分析師李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不過,燃料電池的成本問題,成為產業發展亟須邁過的瓶頸。孫少軍表示,目前氫燃料電池由于本身成本較高,為其推廣帶來一些遲緩影響。
“氫能的大規模推廣需要在制、儲、運、加全產業鏈環節降低成本。”李宸認為,未來幾年,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在突破技術瓶頸和降低成本下,氫能產業有望快速發展。(王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