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產業進入了發展快車道。”11月15日,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沈竹林在2022年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上介紹,下一步,將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統籌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發揮區域優勢,促進氫能合理布局。同時,組織實施一批示范工程,不斷拓展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
業內人士注意到,近期多地紛紛出臺政策,“真金白銀”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在政策助力、企業投入加大、產需逐步形成合力的推動下,氫能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步入發展快車道
近期,湖北、陜西、山西等地密集出臺支持政策,積極搶灘布局氫能產業。
湖北日前出臺《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對氫能產業“制、儲、運、加、用”全鏈條給予支持,氫能企業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補貼。近日發布的《陜西省“十四五”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指出,預計到2025年,陜西“一核引領,兩軸聯通,三心支撐”的氫能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產業鏈規模將達1000億元以上。根據《山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萬輛以上,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應用規模全國領先;到2035年,形成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集群。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相關產業開發和應用加速落地。“據不完全統計,各地規劃布局的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已達到190個。”沈竹林說。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后,相關企業紛紛加碼布局。
有機構統計顯示,今年以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國家電投、國家電網、三峽集團、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等央企公布了氫能產業布局,而上半年國內落地的制氫項目已有18個。
中泰證券分析師杜沖認為,在中央及地方政策密集落地的情況下,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成本高問題得到極大緩解,各地積極推進規模化發展和示范應用,行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推動多元應用
對于下一步氫能產業的發展,沈竹林強調,要堅持創新引領,拓展多元應用,強化制度保障并深化開放合作。
“按照氫能中長期規劃部署,積極推動有關部門在氫能規范管理、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以及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等方面,制定完善有關政策和規定,加快構建1+N政策體系,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統籌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發揮區域優勢,促進合理布局。”沈竹林稱。
在強化創新和拓展多元應用方面,沈竹林指出,要集中力量突破核心技術,促進產業應用和迭代升級,完善技術體系,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建設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強化產學研用的融合,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同時,推動重點領域深度減排脫碳,擴大清潔低碳制氫供給,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探索風光氫儲一體化發展模式,推進氫能儲運加注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清潔低碳氫能的高效供給體系,組織實施一批示范工程,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重型機械設備等的應用,促進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等融合創新發展,不斷拓展氫能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表示,我國氫能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須圍繞氫能全產業鏈全面提升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原始創新能力,加速突破關鍵材料及核心技術裝備,重視產業化和示范應用,鼓勵多樣化的商業模式創新,逐步降低用氫成本,完善有關技術標準以及檢測認證和監管體系,構建健康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生態。
未來發展可期
在政策支持、企業投入加大的背景下,氫能市場未來發展可期。
德邦證券分析師倪正洋表示,預計2050年我國氫能產值將達1.2萬億元,低碳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制氫占比將超過70%。全球氫能建設高潮將來臨,可再生能源制氫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我國氫能領域已完成35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超過63億元,資本加速進入氫能領域。”川財證券分析師賀瀟翔宇表示,未來隨著更多氫能投資項目落地,產業協同效應將逐步凸顯,將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并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從終端市場來看,今年前9個月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超過2000輛,目前保有量已經破萬,市場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賀瀟翔宇表示,隨著氫能五大示范城市群的推廣效應逐步顯現,我國燃料電池汽車投放將進入密集期。今年三季度共計1346輛燃料電池汽車交付使用,其中五大示范城市群共投放超1000輛。(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