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高樓大廈辦公的高新技術研發人員,乘坐電梯,只需30秒就能抵達測試和生產車間,再乘電梯,又來到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洽談合作……這聽上去有些科幻的場景,即將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南區的“摩天工廠”成為現實。
園區不再“攤大餅”
在大興區政府和興創公司統籌規劃下,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南區一期、二期于日前竣工亮相。大興機場高速路西側,一座“摩天工廠”拔地而起,干凈透亮的玻璃幕墻,像極了城里的寫字樓。粗壯的立柱,仿佛在告訴人們:“它的身份不一般。”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南區內,一座“摩天工廠”拔地而起。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外觀更獨特、空間更集約、附加值更高的現代工業樓房取代了傳統廠房,對整個區域產業集聚、人才引進、經濟發展都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性。”大興區經信局副局長任娟娟說,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減量發展的背景下,過去“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不利于產業園向產業更集聚、鏈條更齊備、運轉更高效的階段邁進。
對于寸土寸金的首都北京來說,“摩天工廠”可以稱為一招妙棋。以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南區這座為例,1.6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只占地1400平方米,僅比3個標準籃球場大一些。由此,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企業就能享受到更低的用地成本。
“還有更多隱形優勢。”園區建設方興創氫之泉公司負責人王昆說,對產業而言,更大的容納空間,有利于產業鏈條中上下游企業的集聚;對園區而言,服務對象更加集中,意味著工作效率更高。
首層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
在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入駐的企業,只要實現生產線智能化及部分設備輕量化等條件,都能“上樓”。“摩天工廠”內部安裝了多部大荷載貨梯,電力也已經按照科技研發標準電量進行了預留,每一層的產業空間也可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實現“共享利用”。
一般的寫字樓層高都在3米左右,眼前的這棟“摩天工廠”,總高度45米,卻只有7層。其中首層高度達到了7.9米,除去樓板空間,剩下的樓層平均層高都在4.5米,方便企業布設工業設備。王昆介紹,“摩天工廠”首層每平方米可承重800公斤,二層及以上每平方米可承重500公斤,完全可以滿足企業辦公、研發以及小試的需求。
產業集聚“更上一層樓”
研發和生產膜電極、高溫質子交換膜等氫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的北京海得利茲新技術有限公司,即將成為入駐“摩天工廠”的首批企業之一。總經理郭志斌說,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期待一定會成為現實。
“摩天工廠”頂層,視野極佳。遠處,是交織的路網、繁忙的物流基地;再近一點兒,是日加氫量4.8噸的加氫站、涉氫測試平臺、龍頭企業“億華通”的車間……總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的示范區北區生機勃勃,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圍繞“摩天工廠”,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的產業集聚態勢將“更上一層樓”。大樓北側,北京少見的全涉氫甲類廠房已經竣工;大樓東側,未來將建設國家氫能源汽車檢驗檢測中心,為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的氫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服務。(北青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