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表示,氫能作為能源管理,經歷了漫長的歷程。我國經過數年力推氫能產業后,《能源法(草案)》明確氫為能源可謂眾望所歸。
氫能一旦作為能源管理,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4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草案)》(以下簡稱《能源法(草案)》)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其中,氫能被正式列入,與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并列作為能源進行管理。
“把氫能納入《能源法(草案)》,標志著在法律層面對氫能作為能源的認可,氫能的能源屬性得到進一步明確,這也相當于為氫能產業修建了一條‘高速公路’,氫能將駛入‘快車道’。”業內人士表示,在頂層規劃設計引領下,各地在出臺針對氫能扶持政策過程中,有了更有力的依據。同時,氫能產業有望以更高的優先級獲得扶持與發展,在更廣泛的場景中得到推廣應用,加速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替代。
眾望所歸
“以前,氫能不作為能源管理,主要作為化工原料使用,并不會為了能源調劑或者削峰填谷來設計。”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如今,隨著大量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氫能已成為一個單獨的能源品類,將在整個能源系統中發揮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這次《能源法(草案)》里也把氫能加入進來。”
對此,中關村氫能產業聯盟秘書長盧琛鈺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說:“把氫能和電力、熱力放在一起,同屬于‘二次能源’,其實是從法律角度,進一步強化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的對氫能作為‘二次能源’的界定。”
記者了解到,氫能作為能源管理,經歷了漫長的歷程。
2018年11月,在政協雙周座談會上,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等人就建議有關部門借鑒歐美國家經驗,將氫能作為能源而非危化品進行管理,并在制定新的發展規劃過程中,盡快破除制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標準檢測障礙和市場準入壁壘;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首次明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國首個氫能產業中長期規劃,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
2020年,在《能源法(征求意見稿)》發布4年后,今年4月,《能源法(草案)》公布,再次明確氫能的能源屬性。
“我國經過數年力推氫能產業后,《能源法(草案)》明確氫為能源可謂眾望所歸。”盧琛鈺說。
“缺氫”有望得到緩解
氫能一旦作為能源管理,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從市場定價方面看,《能源法(草案)》對能源定價有明確規定,氫氣價格有望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廣東云韜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強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這一舉措將有利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例如,在政府引導氫氣價格下降至合理區間的情況下,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成本將隨著氫氣價格下降而逐漸降低,提高了其相對于傳統燃油車的市場競爭力,這對于氫能企業的市場推廣是極大的助力,將加速“后補貼時代”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化推廣。
香橙會研究院相關研究人員分析稱,《能源法(草案)》規定了能源儲備和應急制度,國家建立能源儲備和應急體系,即意味著氫能作為能源,將建立起相應的能源儲備和應急體系,長時間的、區域性的“缺氫”現象有望得到逐步緩解。
對此,楊強也認為,氫能將有望避免長時間的區域性供需失衡,氫氣供應或將更為穩定,助力氫能產業長遠健康發展。
事實上,隨著氫的能源屬性逐漸明確,國內已有部分地區放開非化工園區制氫限制。例如,吉林、內蒙古、新疆等地明確允許制加氫一體站和新能源制氫項目在非化工園區生產,綠氫生產無需取得危化品許可證。
有業內專家告訴記者,今后,全國有望放開制氫、加氫站、儲運氫的報批和建設限制,降低額外無效成本支出,推動氫能應用加速落地。
極大推動能源轉型
在業內人士看來,好的政策不但具有導向和調節作用,還應該成為一把銳利的劍,為氫能產業披荊斬棘、掃除障礙。
多位專家向記者表示,《能源法(草案)》出臺后,預計將有效推動相關法規標準的修訂,并將加速相關企業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投資建設電解水制加氫一體化綜合能源站以及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電站等多元化氫能應用場景落地。
“預計未來加氫站建設運營以及跨省高速氫長廊建設將得到快速推進,儲運新技術應用加快,同時行業產值規模得到快速擴張,助力氫能企業健康發展。”楊強說。
在盧琛鈺看來,氫能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將極大推動我國能源轉型。
“氫能產業一端連接能源和資源,另一端連接應用場景。”盧琛鈺表示,在各地布局氫能產業過程中,地方往往僅具備一端條件,推進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例如,部分地區氫能資源豐富、制氫能力強,但消納能力不足;部分地區雖開發出大量應用場景,但缺乏氫能資源,用氫成本高昂。
為此,盧琛鈺建議,需借助政策、資本、產業聯結氫能產業兩端并以相關產業充實,以實現氫能產業的大規模發展。“目前,西部地區發展氫能的資源稟賦優越,化工、鋼鐵、重卡交通等應用場景豐富,或有望率先實現氫能大規模應用。”
氫能對我國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如今,氫能產業正步入發展“快車道”,預計將在能源體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綠色氫能產業發展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將超過10萬輛,加氫站保有量將超過1000座,綠氫產能將接近100萬噸,氫能產業規模將達萬億元。
文丨中國能源報 記者 張勝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