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4時50分,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境內的寧遠東33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這是甘肅電網今年投運的首個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有效縮短轄區1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改善天水及周邊地區330千伏電網結構,為隴東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電力供應,也為當地新能源消納提供有力支撐。
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網甘肅電力圍繞能源互聯網、源網荷儲協調發展、電力市場等關鍵領域,全力推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在甘肅落地。
暢通隴原綠色發展通道
3月3日,甘肅省“十四五”新建的首個能源項目,蘭臨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該工程建成后將有效提升黃河水電、通渭風電送出能力,推進清潔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甘肅“水火油氣風光核”等能源種類齊全,風能、太陽能等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2億千瓦,高比例清潔能源電力系統建設初具雛形、潛力巨大。甘肅現有新能源裝機、發電量占比分別達42%、21.6%,均居全國各省份前列。然而,甘肅新能源就地消納能力有限。依托大電網建設,構建綠色電力輸送通道,擴大隴原風光水火打捆外送,成為國網甘肅電力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
2017年6月,±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工程貫通。2020年5月31日,±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貫通,甘肅再添一條清潔能源外送通道。如今的甘肅電網,通過1條±1100千伏特高壓、3條±800千伏特高壓和18條750千伏超高壓線路與省外電網緊密連接,將清潔能源輸送至我國中東部地區。目前,±800千伏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在推進。該工程建成投運后,將對加快甘肅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十四五”末,甘肅新能源裝機將超過5000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例超過50%。為了加快新能源外送與消納通道建設,國網甘肅電力將進一步做好配套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服務。按照規劃,祁韶直流通道在達到規劃設計容量后,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將不低于40%,隴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投產后輸送新能源電量占比將達到50%。
當好隴原綠色安全衛士
“我們以電力大數據為基礎,梳理了發電企業、重點排碳行業、能源結構、碳匯等多源數據,根據時域、地域、類型和行業等維度,綜合搭建出碳核算模型。”3月26日,國網甘肅電力項目研發人員張兆師說。該公司在自主研發的“智慧觀‘碳’決策分析平臺”基礎上,創新構建碳排放、碳減排監測體系,實現了對甘肅電網碳排放、碳減排的實時全景畫像。
甘肅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大屏障。甘肅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打造國家重要的現代能源綜合生產基地、儲備基地、輸出基地和戰略通道。為此,國網甘肅電力與甘肅省政府相關部門達成共識,開展碳排放指數監控、碳資產管理、碳匯指數計算等工作,勾勒出具有甘肅特色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藍圖。
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積極推進電力大數據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創新應用,充分挖掘電力大數據潛在價值,研發并提供符合甘肅省生態治理發展需求的數據產品及服務。
“我們將圍繞甘肅發展實際,發揮優勢,繼續開展‘電力大數據+生態環境’的研究,為環保部門提供精準服務,織好電力數據綠色監測網,成為助力甘肅綠色發展的安全衛士。”國網甘肅電力互聯網部副主任張旭說。
國網甘肅電力實施的“電眼看黃河”“電眼看祁連”項目,已經開始為甘肅省環保監測部門提供相關服務,并在黃河生態治理、祁連山生態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助力隴原綠色高質量發展
“電氣化養雞又干凈、又方便,我們的年收入增長了6萬多元。”4月8日,武威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富多興說起電氣化養雞的好處。
養雞場建立之初,武威涼州區供電公司就主動上門推廣電能替代。實施電能替代工程后,武威德青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新型養殖基地。干凈、恒溫、健康、環保的養殖優勢,讓該企業成為當地發展生態農業的龍頭企業。
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立足發展實際,深入推進“供電+能效服務”,拓展電能替代廣度和深度,為甘肅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0年,通過火電自備電廠清潔替代等6個方面22個替代示范項目推廣應用,全省實現替代電量1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減少燃煤消耗364萬噸。”國網甘肅電力市場營銷事業部負責人李學軍介紹。
國網甘肅電力聚焦工業、交通、城鄉居民、農業等領域,大力實施電能替代,全面建設能效服務體系。此外,該公司還將以工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等為重點,拓展綜合能源、多能供應、清潔能源、新興用能四大重點領域業務,深入探索高速服務區、移動基站、大型數據中心站新能源服務業務,促進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電能替代總電量800億千瓦時以上,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到30%,推動能源消費高效化、電氣化,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更大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