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葉民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積極落實“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任務,將“十四五”碳強度下降18%的約束性指標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實。同時,加緊編制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
葉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完善全國碳市場,會同有關部門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持續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
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截至9月30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約1765萬噸,累計成交金額約8.01億元,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
白皮書介紹,2020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18.8%,超額完成“十三五”約束性目標,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中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5.9%,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新增光伏市場,是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成為全球“增綠”的主力軍。
葉民指出,我國計劃以3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比主要發達國家用時大大縮短,面臨更艱巨的能源和產業轉型任務。目前我國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礎能力這些方面還存在欠缺和短板。
葉民表示,我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工作,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將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緊編制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推進“1+N”政策體系落實
葉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推動開展碳達峰行動,推進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落實,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葉民介紹,《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近日剛剛發布,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正在加快形成。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每年覆蓋的碳排放量超過45億噸。
“我國低碳試點示范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提高,全社會低碳意識不斷提升。在做好國內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同時,我們還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氣候治理。在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生效和實施細則制定上發揮了歷史性作用。”葉民稱。
繼續完善全國碳市場
葉民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完善全國碳市場,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推動建立溫室氣體數據統計核算、數據管理及履約長效機制。提升全民低碳意識,持續開展“全國低碳日”活動,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同時,生態環境部將做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的編制落實工作,提升城鄉建設、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等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加強觀測和評估。生態環境部還將繼續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持續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
《白皮書》提到中國將逐漸削減煤炭的使用和消費。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孫楨表示,中國已經先后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充分展示了中國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決心和魄力。
“中國將繼續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加大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完善電力體制,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電力系統。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設備制造國家,將積極在全球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國際合作。”孫楨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