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一批新能源項目建設“虎力”全開,加快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例如,春節過后,全國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充裝示范運營項目,正在青島港前灣港區加緊建設。項目整體設計日加氫能力為1000公斤,計劃今年內完成一期500公斤加氫站建設。這意味著我國港口氫能應用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此外,近日全國整裝在建單機容量最大的6.25兆瓦陸上風機在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成功吊裝。據悉,這個400兆瓦風電項目整裝建設64臺6.25兆瓦風機,是目前國內同類型風機整裝建設規模最大的風電場,刷新了當前全球在建陸上風電機組的最大葉輪直徑紀錄。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2022年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多地將新能源建設發展納入其中。例如,河北省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氫能產業示范城市”“積極發展風電、光電、氫能,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800萬千瓦”;浙江省提出“狠抓百個千億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啟動700萬千瓦清潔火電、100萬千瓦新型儲能項目開工建設,新增風光電裝機400萬千瓦以上,積極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則提到“加快沙漠、戈壁地帶大規模新能源開發規劃布局,加快源網荷儲、風光火儲一體化綜合應用示范,壯大風光氫儲產業集群,新增新能源并網規模2000萬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提高到40%上。”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風電、光伏儲能技術的進步、風光電成本的降低,不論從市場需求還是成本收益角度看,新能源基建的投資具有越來越大的內生收益率。這既符合穩增長的定位,也能夠保證一定的項目收益率。因此,新能源基建兼具穩增長和經濟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雙重作用。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為進一步推動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高質量建設,統籌協調各項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牽頭建立了工作推進機制,實施按月調度,指導地方能源主管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嚴格按照要求推動基地項目建設。截至2021年年底,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7500萬千瓦,其余項目將在2022年一季度開工。
國家能源局將“加快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列入2022年能源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進東中南部地區風電光伏就近開發消納,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三北”地區風電光伏基地化開發,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啟動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積極穩妥發展水電,加快推進西南地區龍頭水庫電站建設,核準開工一批重大工程項目。有序推進生物質能開發利用。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對記者表示,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是推動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新能源產業技術含量高,產業鏈長,輻射面寬,從上游的原料生產與制備,到中游的設備制造與組裝,再到下游的新能源發電與利用,新能源產業鏈較為完整,涉及很多關聯產業。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我國的新能源產業鏈具備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已涌現出一批全球領先的龍頭公司。新能源項目的推進,對于產業鏈上下游公司來說是利好,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明確在“十四五”時期,基本建立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較完善的政策、標準、市場和監管體系,加快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在陶金看來,各地重大項目大規模加速落地和實際需求形成,能夠促進基建尤其是中央基建企業的業務和訂單增長,即期業績的改善短期內可對基建板塊形成支撐。但在一季度之后,基建板塊或將面臨調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