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在安全供應前提下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中國發展網發布時間:2023-10-20 11:37:09  作者:張守營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我國現已進入能源戰略轉型的關鍵期,經濟效益、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是驅動能源多元化發展的三大基石,能源高質量發展是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但能源改革需充分考慮國情,我國是煤炭消費和生產大國,可再生能源在中國整體能源結構中的比例仍然很低,而且普遍存在供能穩定性較差、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以及關鍵技術仍需攻堅等問題,短期內難以滿足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要求。因此,當前應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所處發展階段,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前提下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加強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

  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報告建議,運用系統思維,穩妥處理近中期與中遠期、存量脫碳與增量引導、戰略方向與現實基礎的辯證聯系。

  一是加強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切實發揮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確保能源發展主動權。加強能源領域戰略性前沿技術、重大應用技術研發,開展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為核心的煤炭清潔高效與低碳利用技術創新,將目前依靠需求拉動的“被動式”創新逐步轉向由技術積累需求拉動雙重推動、主被動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二是提升煤炭行業的集約化、高效化、智能化發展水平,科學保護煤炭資源,嚴格限制散煤利用,全面提升煤炭加工利用的集中度和清潔性。建立煤電、煤化工發展的準入及退出機制,淘汰落后產能,驅動煤電的集約化、高參數、大容量、清潔化、智能化發展;有序發展煤基新材料、碳材料,引導現代煤化工向高端化、清潔化、低碳化發展,實現煤炭由單一的燃料屬性向燃料原料并舉轉變。開展大規模碳捕集與封存(CCS)關鍵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建設,發布綜合配套政策,推進CCS/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碳減排量核實研究并納入碳市場認證交易。

  加快低碳轉型并統籌構建多能互補能源系統

  我國能源系統中的消費持續增長、高碳品類占比高、碳排放規模大、低碳轉型難度大等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能源系統實現碳中和任務艱巨,應革新能源技術、創新能源業態,在加快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尋找發展機遇,推動能源更好、更快、更綠色發展。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耦合互補的能源系統是未來經濟可行的能源發展模式。

  報告分析,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電力系統的邊際成本將明顯增加,保障電力系統調峰、調頻需求的輔助成本占比也將大幅提高,近零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利用(配以CCUS技術等)將成為平衡和兜底組合的重要形式。

  推動可再生能源成為未來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

  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并成為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已是共識。報告認為,傳統能源的逐步退出需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礎上,能源降碳與能源安全不可偏廢。在可再生能源技術不斷創新、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過程中,應充分考量技術與經濟的平衡,全面反映能源系統的經濟性。若過早對尚未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進行產業化,將降低投資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發展全局。

  同時,也需要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科學合理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科學統籌并有序推進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協調發展新能源產業鏈各個環節,應對大規模新能源接入可能帶來的電力安全與穩定性挑戰;培育“風光水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構建電源側儲能、電網儲能、需求側響應協調發展機制,開展跨季節熱儲能技術與工程示范。同時,完善可再生能源補貼退坡制度設計,提升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消除市場對國補退坡的擔憂,以及可能引致的產能過剩等。

  打造新型儲能成為未來電力系統的“壓艙石”

  報告分析,在“雙碳”目標的具體指引下和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過程中,未來我國電力系統中風光等新能源裝機的占比將不斷提高,并且會逐漸挑起電力供應的“大梁”。

  從市場規模看,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未來裝機潛力巨大。第一,全國已有25個省(區、市)的676個市、縣申報了整縣光伏試點,以每縣20萬千瓦新增裝機計算,新增量將達到1.35億千瓦。第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在推進100吉瓦的大型光伏、風電基地建設,將成為集中式光伏及風電裝機規模進一步擴大的重要驅動力。第三,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從政策看,2021年7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預計2025年裝機規模達3000萬千瓦以上。

  從應用看,儲能裝置可實現在時間維度上“搬運”電能,宛如一個超大號的“充電寶”,在風光等新能源大發時或者用電低谷時及時充電,在風光等新能源出力小或者用電高峰時快速放電,能有效平衡發電和用電“時間差”,還能配合常規火電等參與電力系統調峰調頻。

  報告指出,能源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黨的二十大報告突出了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保障能源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是近中期能源轉型的首要前提。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及近中期演變,我國能源需要“靠得住、用得起、能做主”,應系統謀劃能源供應的充足性、可靠性、價格可承受性、穩定性;尤其是大規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電力系統后,更要考慮各類不確定性事件的潛在影響,發揮煤炭等化石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底線方面的關鍵作用。充分論證化石能源的減量及退出,避免過程冒進,確保能源系統以安全可靠、經濟可行的方式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有關成本分攤安排需有可操作性,以支撐“雙碳”目標的穩健實現。

  中國發展網 記者 張守營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宁县| 大安市| 曲沃县| 资中县| 寻乌县| 剑阁县| 英德市| 鹤岗市| 襄垣县| 仁布县| 青海省| 探索| 奉贤区| 桂林市| 日土县| 双牌县| 乐安县| 湾仔区| 晋州市| 永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曲阜市| 宜昌市| 城固县| 杭州市| 合川市| 太保市| 视频| 曲麻莱县| 湖南省| 武宣县| 喀喇| 金昌市| 岳阳市| 宜兴市| 平顶山市| 鹰潭市| 玛纳斯县| 尉氏县| 临夏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