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揚帆啟航。
12月22日—23日,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峰會在廣州花都舉行。峰會推介了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萬畝千億大平臺,花都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光伏、儲能、氫能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引進培育百億級龍頭骨干企業,建設立足廣州、輻射灣區、面向世界的“灣區綠谷、能源之都”。
當下,是“能源轉向”的關鍵節點,新能源正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最有希望的行業。新能源產業則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戰略新業態、搶占發展新高地的重要著力點。
非常之時出非常之招。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對落實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瞄準行業最前沿、搶占“雙碳”新風口、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潮流涌動下,花都正深思熟“綠”,從高端補鏈、終端延鏈到整體強鏈,勢如破竹推動新能源產業集群建設,不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縱深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廣州北部增長極增添綠色動力。
一個萬畝千億大平臺
一幅“新”的實景圖正在廣州北部舒展開來:疊加國際空港樞紐與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政策優勢,加強區域產業協調發展,在廣清接合片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
錨定三個萬億級產業新賽道,花都區規劃總用地面積超10平方公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萬畝千億大平臺,構建“一區兩片三基地”產業空間布局,將引進一批產業鏈骨干企業,做強一批創新協同平臺,推出一批示范應用項目,設立一只產業基金,打通新能源研發、生產、銷售、交易、能源電子、多場景應用、金融支持等一體化全產業鏈條,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超級基地。
“綠能谷”將按照“兩年開局起步、五年初見成效、十年全面成勢”的目標,力爭兩年內引進重點企業20家以上,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2030年力爭引進重點企業超50家,形成三千億級產業集群;2035年完成全產業鏈導入,實現跨區域產業集群協同,新能源從產業端到民用端全覆蓋,平臺范圍擴展至200平方公里,形成五千億級產業集群。
花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逐步將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打造為廣東新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園區,并積極孵化一批新能源領軍企業,為廣州北部新增長極提供重要支撐。
眼下,產業基礎和產業鏈脆弱成為影響產業發展和經濟安全的痛點,特別是花都正面臨著汽車支柱產業轉型陣痛,亟須培育新動能。為此,花都順應大勢、搶抓風口,主動融入世界新能源產業版圖,依托大平臺、培育大產業、集聚大項目,在“無中生有”“有中育新”中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力爭贏得發展先機、實現彎道超車。
“廣東是我國光伏產業的發源地,‘綠能谷’的橫空出世,目的是要重振廣州乃至廣東在新能源制造方面的實力,吸引更多新能源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智能微電網研究室主任舒杰表示。
目前,“綠能谷”得到了省、市大力支持,已納入省級花都經濟開發區管理范圍并謀劃升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今年全年簽約了27家新能源產業項目,投資總額超620億元,預計達產年營收近1200億元。
“‘綠能谷’的發展潛力和勢頭非常光明,依托大灣區的區域位置、產業配套和市場腹地,下一步的合作將會更加深入、更加廣闊。”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源說。
一條千億級產業鏈
總投資109億元,一期投資13.8億元,占地面積約400畝——這是硅片“獨角獸”高景16GW光伏組件產業園及業務研發總部項目的體量。更讓人驚嘆的是,該項目三季度動工,四季度即實現極速投產。
峰會現場,高景16GW光伏組件產業園項目舉行了投產儀式,作為花都首宗“五證聯辦”新項目,實現拍地即動工、75天即投產。接下來,將持續分期實施建設,建成后專線生產大尺寸高效光伏組件。
談及快速投產的“密鑰”,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群說,這順應了全球新能源高速發展的大勢,在省、市、區各級政府的共同支持下,結合企業持續地投入和研發人員的努力,最終各方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
落子花都前,高景主要產品集中在光伏產業鏈的上游,此次項目主要生產光伏組件產品,屬于產業鏈中游,這也意味著,花都將成為高景進行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一環。“未來,我們也將發揮行業內優勢,吸引帶動光伏領域上下游產業加速集聚,助力廣州把握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機遇。”徐志群說。
用產業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今年來,除了高景之外,世界級的光伏制造領導者賽拉弗、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協能科技等企業紛紛布局花都,全區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也正式印發,培育千億級“新”支柱產業,成了花都的必答題。下個月,以啟辰首款氫燃料電池車型為主體的氫能源汽車,也將率先在花都“開跑”。
事實上,花都興“新”產業的氛圍日益濃厚。汽車產業一直以來是花都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近些年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換道超車”的步伐越來越快,一份亮眼成績單折射出產業的后勁與活力:滴滴自動駕駛在花都開啟商業化運營;擎天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建設;采埃孚廣州技術中心正式開業、廣州電子工廠正式開建……
龍頭領跑、鏈上開花,優質新能源項目紛至沓來。峰會上,大會共計20個新能源產業及配套項目集中簽約,項目涵蓋光伏組件、電池膜、漁光發電、負極材料、氫燃料電池電堆,以及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等配套項目。
“花都是廣州的工業重鎮、汽車之都,借助空港樞紐與世界交流密切,還擁有多個國家級試驗區,有條件有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程一兵評價道。
以新能源重大產業項目為牽引,吸引各細分賽道企業紛紛“入局”。隨著產業吐故納新,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動能,在花都的青山綠水間交織迸發。
一座儲能光谷新城
綠色,一直是花都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就拿賣“空氣”來說,花都做到了全國第一。所謂賣“空氣”更專業的說法是碳排放權交易,也就是將空氣“變現”為綠色資本。
累計成交量29萬余噸,累計成交額67億多元,成交量和成交額均為國內第一,位居世界前列……這一連串亮眼數字,都來自位于花都區的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早在2017年6月,廣州獲批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花都為核心的廣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連續四次排名第一,成為廣州重要的“綠色金融樣本”。
與生俱來的綠色基因,推動花都新能源產業鏈“積厚成勢”。
這里有最具承接重大項目落地的發展空間。花都擁有全市最大的產業用地面積(占全市27.3%),今年可拿出萬畝以上成熟產業用地承接重大項目落地。
這里有最堅實的新能源產業基礎。花都集聚了一批涵蓋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等行業龍頭項目,還有一批涵蓋動力電池及檢測裝備制造、光伏智慧物流設備等上下游配套頭部企業。
這里有最吸引綠色產業集聚的金融支撐和國家試點優勢。花都形成了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產業以及用能權、碳匯等領域試點的良好生態。
這里有最契合產業發展的應用場景。花都擁有汽車、臨空等獨特的產業結構,空港、水港、鐵路港等獨一無二的交通優勢,衍生出大批量、多層級應用場景。
當下,廣東高質量發展鼓點強勁,提出要將新型儲能產業打造成“制造業當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在過往一路向“綠”的基礎上,花都繼續深謀遠“綠”,探尋新發展空間、塑造新發展引擎、釋放新發展動能的破題之鑰。
“花都是一座‘向空圖強、逐光前行’的城市。”花都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新能源產業,花都將始終秉承“十年磨一劍”的恒心,始終保持“天天招商、周周簽約、月月落地、季季開工”的態勢,開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高光”未來。
屆時的花都,將真正是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粵港澳大灣區“綠能谷”建成后,將直接吸納產業人口約5萬人、帶動新增城市人口約20萬人,吸引上下游產業在清遠、花都加快集聚,在廣州北部片區形成一座儲能光谷新城,帶動周邊區域產業協同發展、功能提升,助力粵北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共同富裕。
逐“綠”前行,向“新”出發,一個“底色”更濃、“顏值”更高、“氣質”更佳的花都正向我們走來。
文章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周甫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