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全部由清潔能源驅動,以太陽能為主,風能、地熱等作為補充……這就是近日亮相河北省張北縣德勝村的15棟零能耗、零碳獨特住宅。
這15棟住宅各具特色的外部結構與科技感十足的內部應用盡顯綠色之美。這些住宅除運用了多種新型發電系統和產品外,其能源供應還能滿足或大于房屋自身的能源消耗,而且通過光伏等清潔能源帶來的碳效益,還能平衡初建階段的碳排放。
這15座設計精良的住宅為第三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的15支參賽隊設計建造,可再生能源為此次大賽的唯一使用能源。
據了解,該競賽于2011年在中國啟動,以產學研合作為出發點,旨在通過搭建國際化競賽交流平臺,積極服務綠色生態建設、可再生能源發展和“雙碳”目標,推動城市區域高質量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北京交通大學參賽隊的作品“韌性之光”,具有能源韌性、結構韌性和空間韌性的特點。“我們的設計除了采用‘光儲直柔’供電系統外,還實現了風能和太陽能的互補消納。”北京交通大學參賽隊的王毓乾同學說,這將成為未來住宅實現“雙碳”目標的新模式。“光儲直柔”供電系統,除了用于建筑屋頂光伏發電并網外,還能滿足建筑自身用電。同時,將住宅末端用電變為柔性用電后,還能減少電能轉化中的能源損耗。
參賽作品還進行了48小時零碳挑戰賽。其中,清華大學參賽隊的作品“草原方舟”,除了使用零耗能導向的建筑圍護結構、性能可調的多功能復合墻面、平板重力熱管與蓄熱材料外,還應用了斯特林發電機的熱電聯產。而來自合肥工業大學參賽隊的楊澤宇同學說:“他們的作品充分利用了自然冷源的通風設計,通過光伏黛瓦+直膨式熱泵+地板蓄熱供暖系統,結合徽派特色的太陽能集熱墻,達到了很好的能源利用效果。”
各參賽隊還基于張家口的地域特點和自然環境,結合光伏建設風光地熱多能互補、發儲用一體化的零耗能社區,并在綠色循環、零排放等多個領域整合創新,以實現良好的環境效益。(記者 陳汝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