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我帶去的建議之一是加快構建我國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市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人大代表、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何金碧長期從事大宗商品國際交易,是中國金屬期貨領域的資深專家,一直關注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
在“雙碳”目標背景下,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
“但目前,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參與主體僅限于電力行業的2000多家企業,只允許現貨交易。由于覆蓋范圍較小、參與主體受限等原因,目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所發揮的減排效果有限。”何金碧表示,從國際碳市場運行經驗看,歐美國家碳市場已涵蓋現貨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
在何金碧看來,由于碳交易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碳期貨的推出將對提高碳市場流動性、平抑碳價格波動、加快我國碳市場的建設進程具有深遠意義。
“發展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可以形成有效合理的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價格。”何金碧表示,碳排放權期貨市場作為現貨市場的有益補充,通過市場各類交易者的撮合交易、中央對手方清算等方式,綜合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碳排放權在目前以及將來一段時間內供需狀況,所形成的遠期價格具有預期性、連續性和權威性,將成為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價格的重要報價指標。
“而且可以提供風險管理工具。”何金碧解釋稱,碳排放權期貨市場可以為控排企業提供碳價波動風險管理工具,降低因碳價變化帶來的經營壓力,調動控排企業壓減落后產能、實現綠色轉型的積極性。“同時,碳價與能源、氣候、經濟結構轉型等緊密關聯,其他領域的企業也存在碳風險敞口,同樣可以利用碳排放權期貨管理風險,提前鎖定碳成本,安排節能技改或市場交易。”
“開展期貨交易,還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何金碧認為,一方面能夠通過交易為減排企業帶來收益,替代部分國家財政補貼,形成市場化的激勵約束機制,有效引導政府和社會資本對低碳產業的投資,促進碳減排和經濟清潔低碳轉型。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相關部門利用期貨市場的遠期價格信號提前優化調整綠色低碳政策,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
“重要的是,可以擴大碳市場的邊界和容量,促進碳金融產品的多樣化。”何金碧表示,碳排放權期貨將碳排放權從實物形態轉化為合約形態,投資主體通過持有期貨合約并不斷向遠月移倉的方式長期投資于碳市場,既滿足了社會資本對碳資產的配置和交易需求,也不干擾控排企業正常使用碳排放權,還為碳證券、碳基金、碳期權等其他金融產品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更有意義的是,碳排放權期貨交易市場的建立,不僅能夠使我國形成自身獨立的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價格形成機制,而且其形成的統一市場交易價格, 能夠增強我國在碳排放權現貨市場交易時的議價權。”何金碧認為,通過掌握交易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權,有利于我國將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起來,增強我國在國際碳交易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并在碳金融層次上向發達國家看齊,促進我國向綠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可以說,建設一個價格有效、穩健運行、期現聯動的全國碳市場對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至關重要。”何金碧表示。(記者 殷高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