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電力市場體系逐步完善,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也取得顯著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前不久聯合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規則》),從市場成員、市場構成與價格、市場運營與市場銜接等多方面指明了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方向與路徑,對深化電力市場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具有積極作用。
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中,電力現貨市場是關鍵組成部分。推動這一市場實現積極有序全覆蓋,有助于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擴充新能源消納空間,還可以增強電力供需緊張時段的安全保供能力;等等。做好《基本規則》的落實工作,應從新能源與新型主體參與市場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的同時關注經營主體及用戶的需求,有效促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優化配置。
在持續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基礎上,應對新能源和其他新型參與主體進行挖掘創新,并采用“計劃+市場”相結合的發展策略引導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以更好地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在達到“雙碳”目標的同時實現新能源與電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立足于《基本規則》,各地應針對自身電力結構、產業特性以及實際情況,在市場模式、市場組成、經營主體等方面科學合理地設計差異化的市場模式和路徑,以提高電力市場的運行效率。例如,在已開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的地區,重點跟蹤現有建設情況,并參照《基本規則》開展糾錯調整,在未開展電力現貨市場試點建設的地區,及時對相關成員進行培訓,加強其對《基本規則》的理解,盡可能地降低在運行階段的試錯成本。要按照市場交易規則嚴格監督電力市場參與主體,保證電力市場公平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從而為本地區的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提供良好的運營環境。還要加強地區間的電力市場互動聯系,充分發揮區域電網的調節作用,構建靈活高效的電力運行體系。
對于經營主體而言,應依據自身在電力市場中的職能定位及時優化調整。發電企業要加強與科研機構和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盡快突破行業共性的關鍵技術問題,以提升企業在應對沖擊時供應電力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售電公司可加快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并夯實專業基礎、提升專業能力,通過即時數據反饋信息,優化自身的功能服務、能效提升服務。對于電力用戶來說,售電公司應對用戶講解與普及電力知識,以提高雙方的溝通辦事效率。
來源:經濟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