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養殖,一塘多用,一舉多贏。俯瞰一排排湛藍色條形矩陣,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與池塘瀲滟水光、岸邊綠樹翠柳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水光相融的綠色畫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休閑……這是山東省棗莊市利用采煤塌陷區發展“漁光一體”光伏發電項目,形成生態養殖和發電并行、助力鄉村振興的綠色經濟新模式。
所謂“漁光一體”,是指在太陽能資源稟賦優、用電負荷高、水產養殖集中,且屬于三類以上光伏效能地區的豐富池塘水面及塘埂資源,采用“水上發電、水下養殖”開發建設光伏電站,實現“漁業+光伏+……”多產業互補發展。
據悉,棗莊市嶧城石膏礦塌陷區15萬千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一期10萬千瓦光伏電站,以采煤塌陷區治理為突破口,因地制宜探索形成“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綜合治理模式,將原來塌陷較深的采煤塌陷區域改造為漁業養殖基地,并架設太陽能光伏板,建成集發電、養殖、儲能于一體的大型集中式光伏電站,促進土地資源節約利用、項目效益整體提高、鄉村振興提速發展。
該項目由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運營,一期光伏電站設計年有效發電小時數為1200小時,總投資約5億元,占地2500余畝,25年運行期,年均發電量達1.2億千瓦時,可有效替代標煤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1萬噸;同時,增加10兆瓦/20兆瓦時儲能配套設施。項目擬于2021年12月底全容量投用。
“魚塘水面架設光伏板發電,光伏板下方水體進行魚蝦養殖,可以有效控制水體水溫、pH值,為魚蝦提供良好陰涼環境。目前池塘魚蝦養殖年產2000余噸,魚蝦畝年收益較之前單純養殖提高了近2倍。”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電站投運后,每畝光伏年發電收入約1.8萬元,加上光伏板下魚蝦養殖,每畝魚塘年綜合收益高達3萬元。
今后,棗莊市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代科技為支撐,進一步擴大“漁光一體”發展規模和輻射范圍,引領“光伏+”產業快速發展,推進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創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補,助力能源綠色轉型,推動全市鄉村振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