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進一步推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關于強化創新引領推動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力爭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營業收入超5000億元;到2027年,力爭營業收入超7500億元,培育1—2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成為我省重要支柱產業。”
圍繞這一目標,我省組織實施創新能力提升、產業鏈鍛長補短、產業層級提升、產業生態優化、海外市場拓展、應用牽引場景示范、規范有序發展等七項行動,為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合肥實施“借光發展”戰略,出臺系列政策延鏈、強鏈、補鏈——“追光”前行,“鏈”就千億產業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肥東縣的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協鑫集成近8萬平方米無塵車間,10條全自動化流水線馬力全開,一件件光伏產品有序下線。
工作人員指著全自動化流水線告訴記者,作為全球最大的高效光伏組件項目,協鑫集成超級光伏組件項目總投資180億元,2020年落戶肥東。
“今年,我們將實現規上產值超百億元。”合肥協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協鑫集成合肥基地將打造成協鑫集成全球供應鏈中心、營銷中心、研發中心和制造中心,助力肥東打造千億級光伏新能源產業集群。
近年來,合肥實施“借光發展”戰略,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圍繞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儲能電池、系統集成等延鏈、強鏈、補鏈。目前,合肥已先后引進陽光電源、彩虹光伏玻璃、晶澳太陽能、通威太陽能、協鑫集成、晶科能源等頭部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日趨健全。
在合肥高新區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工廠的原材料區,可以看到提升機“電梯”將纖薄的電池片提起到生產層后,再通過機械臂批量送入生產線,經焊接、疊層、裝框等多道工序后,電池片成為長方體狀的光伏組件。隨后,質檢設備將組件內部有缺陷、隱裂等問題產品精挑細選出來,再進行返工,確保生產合格率接近100%。
作為合肥東向對接蘇浙滬的“橋頭堡”,肥東縣奮力成為合肥追“光”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肥東縣緊緊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奮力打造“新光大道”戰新產業集群,圍繞實現“雙千億”目標,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以來,肥東縣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迅速調整產業結構,精選產業賽道,加速構筑“新光大道”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引進光伏頭部企業,奮力打造“光伏第一縣”,力推合肥加速邁向“光伏第一城”。
走進合肥循環工業園晶科能源肥東生產基地的超級工廠,全自動智能流水線高速運轉,產業機器人有條不紊地穿梭其中。去年,晶科能源創造了205天內兩期先后投產的“肥東速度”。“目前16GW的電池片項目與8GW的組件項目均已建成滿產。”肥東縣發改委負責人介紹,2022年,晶科能源肥東基地實現115億元產值,成為肥東縣第一家“百億企業”,并帶動形成縣域500億規模光伏新能源產業集群。
隨著追“光”加速,目前,合肥已集聚光伏及新能源企業100余家,從業人員超2.5萬人。2022年,實現產值1107億元,增長117.5%,總量居全國城市第6位。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出貨量分別為12GW、27GW、75GW,占全國的4.3%、10.8%、70%。(許根宏)
蕪湖全力打造“頭雁企業+產業鏈企業”協同創新生態圈——招大引強,培育綠色動能11月7日,位于蕪湖市灣沚區的蕪湖協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一張張光伏電池片在生產線上流動。這一總投資80億元、設計產能20GW的高效電池片制造項目,使用全球最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自今年2月開工到7月首批電池片下線,僅用時144天。
“我們以投產為起點,加快推進量產、升級、品控、渠道等工作步伐,打造規模化、數字化、智能化、生態化研發制造基地,努力打造電池行業標桿企業。”公司負責人表示,蕪湖協鑫集成電池項目作為協鑫集團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布局的重要一環,為蕪湖市落實“雙碳”目標、發展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帶來強大的示范集聚效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光伏產業開辟了黃金賽道。近年來,蕪湖市將光伏產業列為十大新興產業25個優勢細分領域之一,成立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專班,堅持把先進光伏產業作為招引重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項目要素保障,明確經開區、繁昌區、灣沚區為重點發展集聚區域,重點支持信義光伏、蕪湖隆基、蕪湖協鑫等企業發展,加大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全力打造“頭雁企業+產業鏈企業”協同創新生態圈。
在蕪湖經開區,總投資15億美元的信義江北光伏組件蓋板項目即將投產6條線。該項目共規劃12條線,產能360萬噸,根據市場情況預計2024年全部投產。作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組件蓋板制造商,信義光伏目前擁有四大太陽能光伏組件蓋板生產基地,分別坐落蕪湖、天津、北海和馬來西亞馬六甲市,總產能日熔化量2萬余噸。
今年6月16日,總投資116億元的天宸能源光儲一體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簽約落戶繁昌區,新建20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20GW儲能變流器及儲能系統集成制造基地。近年來,繁昌區重點發展以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先后招引入駐中信博新能源、永臻科技等行業頭部企業,構筑長三角新能源產業發展新高地,成為全市光伏儲能產業的重要板塊。
隨著以蕪湖協鑫集成電池項目、信義七期、天宸能源光儲一體新能源產業基地等為代表的一批光伏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和陸續投產,“追光逐日”的蕪湖正成為新能源投資的新高地。目前,蕪湖市落地(包括已簽約、已開工和投產)的光伏項目共49個,總投資461億元。江北產業集中區150億元的光伏新能源項目、灣沚區20億元的光伏背板和新能源材料項目等共計43個在談項目總投資601億元。
據統計,2022年,蕪湖市光伏產業產值達134億元。今年1月至9月,全市光伏產業產值145億元,同比增長34%。(阮孟玥)
安徽省光伏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堅持差異化發展——創新賦能,加速“蛻變”
串焊、排版、層壓、裝框……在位于合肥廬陽經開區的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屏光伏組件生產車間,一塊塊組件產品日復一日不斷下線,被運往全球各地。
自2015年年初進入光伏行業,我省本土光伏企業大恒能源一直專注于光伏組件、基于微型逆變器的戶用光伏系統、光儲系統設備的研發與制造等,現已形成集硅片、電池、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的產業鏈布局。
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差異化的發展路線,是大恒能源形成獨特競爭優勢的法寶。11月7日,在大恒能源的展廳內,記者近距離看到了“看家產品”——全面屏光伏組件。這款產品有什么優勢?
“光伏組件常年在戶外運行,組件底部積灰會導致大量發電損失,困擾行業多年。”大恒能源總經理卞崇磊介紹,而大恒能源全面屏光伏組件因其正面無邊框的設計,解決了行業痛點,有效實現組件自清潔、不積灰、多發電。
經測算,這款光伏組件年發電量較常規組件提升了6%—15%。
“Solar unit組逆一體化光伏系統”是大恒能源的另一款創新產品。一般來說,全面屏組件產生的是直流電,需要將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化為符合并網電能質量要求的交流電。用戶購買了全面屏組件后,還需要采購微型逆變器,這是一種能夠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的裝置。
而大恒能源生產的“Solar unit組逆一體化光伏系統”,在出廠時,就將全面屏組件與微型逆變器集成裝配,使得整個電站的安裝十分便捷。
據介紹,大恒能源自主研發、生產的創新型“Solar unit組逆一體化光伏系統”,遠銷巴西、墨西哥、德國、荷蘭等100多個國家與地區。
對于近年來光伏行業屢屢傳出產能過剩的擔憂,卞崇磊有自己的理解。“從長期需求看,未來市場空間依然廣闊。”卞崇磊說,“大多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產能過剩階段,這也激勵著我們企業堅持技術創新,以優質的產品提高自身競爭力,實現蛻變。”
“未來,公司將致力于立足太陽能光伏組件業務,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創新拓展光伏發電、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維一體化建設,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努力成為光伏行業細分領域標桿企業。”卞崇磊說。(朱卓)
滁州將光伏產業擺在全市八大產業鏈“領軍”位置——從無到強,打造“光伏之都”
11月6日,旭合科技一期高效N型電池及組件項目投產;此前的9月20日,滁州隆基四期高效單晶光伏組件項目投產;10月27日,總投資201億元、規劃年總產能48GWh的力神電池基地項目投產……今年下半年以來,滁州市光伏及儲能產業繼續保持強勁的投資勢頭,傾力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爭當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
近年來,滁州市搶抓“雙碳”機遇,依托鳳陽縣豐富的石英砂資源,將光伏產業擺在全市八大產業鏈“領軍”位置,實行“一套班子、一只基金、一個協會、一個研發平臺”模式,全力招引國內光伏產業頭部企業落戶。光伏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持續壯大,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連續兩年在滁州召開。
2016年,作為國內光伏玻璃生產企業巨頭之一——福萊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落子鳳陽,總投資200億元。“2022年,公司產值達74.54億元,今年產值預計突破百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光伏玻璃產業園之一。”該公司總經理潘榮觀對記者說。
截至目前,滁州市落地和在談光伏產業重點項目120多個,總投資超300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約千億元,其中單體投資超百億元項目就有12個,全球光伏20強企業有9家落戶滁州,現已構建起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光伏邊框、封裝膠膜、光伏背板、光伏電站等日趨完整的產業鏈。2021年、2022年,該市光伏產業產值分別為409億元、873億元,連續兩年增長超100%,今年產值預計超1200億元。目前,該市光伏玻璃、光伏組件、光伏電池片產能分別占全省產能的60%、50%、50%。
為扶持光伏產業科技創新,滁州市在設立實驗室、創新中心、培養引進人才、技術攻關、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購買科技設備、高新技術認定等方面給予獎勵或補助。同時,加快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貝克勒爾光伏研究院、高效光伏電池產業研究中心、中國光伏材料創新應用研究中心、滁州經開區光伏測試中心等研發機構,建成安徽省石英砂純化和光伏玻璃工程研究中心等光伏產業創新研發平臺12個;隆基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分別達24.06%、26.81%,東方日升超大尺寸組件功率超700W,均為世界最高紀錄。
該市還建立產業鏈金融服務“1+1+2+N”機制,創新“主辦行+鏈主企業+鏈屬企業”的“一鏈一行多企”批量化對接模式,讓新能源企業發展后勁動能充足。截至今年上半年,滁州市各級銀行機構累計向光伏企業授信208億元、36家企業獲貸83億元。在此基礎上,該市還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國調戰新基金和15億元的皖能碳中和產業并購基金,為新能源企業備足“金融活水”。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