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東平湖大清河畔花暖照水,泰安港彭集作業70畝的光伏發電在暖陽的照射下格外壯美,一塊塊電池板好似接受檢閱的士兵,氣勢恢宏......據悉,作業區共安裝8800多塊電池板,年均發電量500多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4200多噸,降低用電成本500余萬元,有效提高碼頭作業區綠色電力利用率。
泰安港作為全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得天獨厚優勢。在“雙碳雙減”政策驅動下,勇立潮頭的泰安港航逐“綠”新賽道,澎湃新動能,整合生產全要素創新發展的引擎,以發展新質生產力開啟內河水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
推進多式聯運,發展綠色交通。“得中獨厚,得水獨優”。泰安港正依托黃金水道,加快公鐵水多式聯運體系建設,推動綠色交通發展。開園3個月以來的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一派繁忙,一艘艘滿載定制煤炭貨船駛向江蘇等各地,在這里煤炭既能“坐車”,也能“乘船”,成為“西煤東調、北煤南運、南貨北上”雙向通道運輸的“黃金樞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泰安港成功開辟出公鐵水聯運新通道,促進新型運輸結構優化升級,支撐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成為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的生動實踐。
深化污染防治,守護綠港碧波。污染防治是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內容,泰安港航持續推進港口碼頭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接收設施建設,爭取83萬元獎補資金,為78艘泰安籍內河運輸船舶加裝生活污水收集裝置,實現船舶生活污水“零排放”。開發建設聯單監管平臺,船舶在泰安港實現“智慧交付”,為促進現代航運業低碳環保轉型提供示范引領。加快推進智能化自動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入油氣回收、船用岸電等環保設施65套,建設新能源港作機械、光伏發電、封閉儲棚、船員之家等項目,實現了園區大宗散貨自動化、全封閉集疏裝配,打造港口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
聚合新質力量,拓展生態航道。航道是水上黃金運輸線,也是城市的水上風景線。泰安港航加強生態護岸建設及疏浚土資源綜合利用,加大新技術、新功能創新,泰安內河智慧航道項目首創RFID船舶識別系統的應用場景,實現航道管理數字化、可視化、低碳化。推動航道綠化提升,開展"擦亮行輪的眼睛"行動,更換35座新型低密度聚乙烯環保燈浮標,拉開綠色助航時代新帷幕。打造航道船閘“景觀示范”工程,推動八里灣船閘“近零碳”綠色示范點建設,繪就一幅人水和諧共生的斑斕畫卷。
因水而生,因港而興,在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文明實踐進程中,泰安港航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走好人港相宜、港城一體、港航協同、產業融合發展之路,更好發揮泰安港在“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中的“先鋒官”作用,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航運強國,積極貢獻著綠色力量。(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劉濤通訊員鄒燕劉杰民報道)
來源:大眾日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