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系可以在支持綠色轉型、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支持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近年來,人民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金融。2020年末,中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存量約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為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兩個方面的任務格外緊迫:一是實現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資,要以市場化的方式,引導金融體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資支持。二是氣候變化會影響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需要及時評估、應對。
人民銀行已經把綠色金融確定為今年和“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點工作。
一是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人民銀行在2015年、2018年分別制定了針對綠色債券和綠色信貸的標準,即將完成修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刪除化石能源相關內容。
二是強化信息報告和披露。目前,銀行間市場綠色金融債已經要求按季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同時金融機構需要報送綠色信貸的資金使用情況和投向。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推動在已有試點的基礎上,分步建立強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蓋各類金融機構和融資主體,統一披露標準。
三是在政策框架中全面納入氣候變化因素。金融穩定方面,正研究在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中,系統性地考慮氣候變化因素。貨幣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過優惠利率、綠色專項再貸款等支持工具,激勵金融機構為碳減排提供資金支持。外匯儲備投資方面,將繼續增加對綠色債券的配置,控制投資高碳資產,在投資風險管理框架中納入氣候風險因素。
四是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應對氣候挑戰。人民銀行已經指導試點金融機構測算項目的碳排放量,評估項目的氣候、環境風險;已按季評價銀行綠色信貸情況,正在研究評價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的業績。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人民銀行將與意大利、美國和其他G20成員加強協調,討論制定推進可持續金融的總體路線圖,推動各方就信息報告和披露、綠色分類標準等需要加強國際協調的重點議題進行討論。同時,人民銀行將繼續在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邊機制下深化國際合作。
總體看,金融體系可以在支持綠色轉型、管理氣候相關風險上發揮積極作用。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更加積極主動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支持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為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本文根據其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年會的講話摘要整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