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穩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繼續保持全國先進行列,以占全國約7%的能耗支撐了全國10.9%的經濟總量。
一、成立強有力工作推進機構
廣東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碳達峰碳中和,省委財經委員會專題研究部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持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分類施策,積極探索符合廣東實際、具有廣東特點的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省委、省政府成立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統籌協調。建立省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多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
二、加快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系統謀劃。編制完成《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廣東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二是注重協同作戰。研究制定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撐、綠色金融、標準規范、能源保障、碳匯能力、統計核算、督查考核和財政、價格、信用等配套政策措施。三是統籌各地區梯次有序達峰。印發省級碳排放核算指南和地市碳達峰方案編制大綱,指導各地市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科學編制碳達峰實施方案。開展線上線下專題培訓和宣講,引導地方領導干部務實有序推進工作。
三、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一是以碳達峰碳中和牽引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等政策文件,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約147%、約占全國14.8%,累計2萬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二是加快推動綠色生產方式。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深入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2021年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驗收企業超過1.1萬家次,推動134家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41家、綠色設計產品871種、綠色園區10家、綠色供應鏈41個。三是大力推行綠色生活創建。印發綠色建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商場、綠色出行等創建行動方案,利用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積極開展綠色低碳宣傳教育,形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格局。
四、不斷提升能源清潔低碳和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穩步提高能源清潔化水平。推動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2021年新增投產海上風電項目17個、新增裝機549萬千瓦;積極發展天然氣發電和光伏發電,新增投產氣電344萬千瓦,新增光伏裝機225萬千瓦。二是著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出臺2021年能耗雙控工作方案,印發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方案,嚴格把關“兩高”項目準入關口。三是深入推進能源體制機制改革。完善電力市場交易規則,落實發電企業基準電價上浮20%政策,出臺2022年電力市場交易方案,建立發電成本與用戶價格聯動機制。
五、持續加強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一是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碳。編制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分類確定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目標,組織40家節能診斷服務機構為226家企業開展節能診斷工作,對880余家企業開展節能監察。二是推進建筑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出臺《廣東省綠色建筑條例》,發布綠色建筑設計施工檢測等技術標準,全省城鎮新增綠色建筑竣工面積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70%。推動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全省既有建筑改造規模達到500萬平方米。三是推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運“公轉鐵”“公轉水”,2021年鐵路貨運量同比增加22%,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同比增加109%。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2021年推廣27.23萬輛,城市公交領域電動化率達98%。加快打造低碳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完成岸電改造的萬噸級以上泊位140個,累計建成電動汽車充電站4100座、高速公路快充站390座、公共充電樁17.3萬個。
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一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印發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加大臭氧等污染整治力度,2021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4.3%,PM2.5平均濃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149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9.9%。二是繼續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截至2021年底,全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約2億噸、累計成交金額約46億元。三是積極配合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組織全國碳市場306家控排企業完成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核查及報送工作,督促深圳8家電力企業按時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期履約,履約率100%。四是持續深化碳普惠試點。碳普惠機制為廣東首創,目前已覆蓋所有省定貧困村、重點蘇區老區縣和民族地區,累計備案簽發碳普惠項目175個、核證減排量約200萬噸、成交金額1.23億元,有力促進了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節能減碳工作,有關經驗已在全國多個省市推廣。
七、穩步提高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一是完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初步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鞏固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成果。二是提升生態系統固碳能力。全面推行省市縣鎮村五級林長制,開展森林生態保護修復,積極推進綠美廣東大行動,實施高質量水源林建設、沿海防護林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加強濕地和紅樹林等重要生態系統建設保護和修復。全省2021年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193萬畝,完成新造林撫育122萬畝、中幼林撫育18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58.7%。三是加強農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深入推進農藥、化肥使用減量增效,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2021年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穩定在85%以上,減少不合理施肥4.7萬噸,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2000噸。四是深入推進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行動。出臺農田整治提升行動方案,2021年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60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建設任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