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無疑是硅料的至暗時刻。
價格瘋狂下跌的態勢,已經證明硅料企業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硅料龍頭大全能源也難抵抗行業趨勢,上半年凈利潤也同比下滑了54%。
瘋狂擴產能的硅料新老勢力們,該如何自救呢?
01硅料的暴跌,對龍頭業績影響多大?
由于硅料產能全面過剩,今年4月后,硅料價格一瀉千里,從20萬元/噸殺到6-7萬元/噸,直逼硅料企業成本線。
(見智研究制圖)
硅料暴跌后,對企業業績影響多大?8月3日晚,大全能源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業績確實大幅下滑。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93億元,同比下降43%;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下降54%;扣非歸母凈利潤44億元,同比下降54%。
業績下滑原因自然也不必多說,就是因為上半年硅料價格暴跌了。但是從成本看,大全2023年上半年單位現金成本4.5萬元/噸,同比下降22.07%,即使二季度硅料價格暴跌,大全的二季度也能實現單噸3萬元左右的凈利,可見在周期品價格下行時,企業成本管控至關重要。
總體來看,雖然硅料龍頭暴利時代已過,但是龍頭具備成本優勢,盈利能力還是有保障的。
02 產能全面過剩后,硅料企業如何自救?
近年光伏各環節都瘋狂擴產,瘋狂擴產的結果必然導致全產業鏈產能過剩。據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硅料保守估計146萬噸,算上進口可能有156萬噸,足足夠支撐600GW的光伏裝機需求。即使按照今年全球最樂觀的光伏裝機預期400GW,硅料供給也遠超市場需求。
現在整個光伏行業陷入了低端競爭不可自拔,按照產業發展規律,即將走到產能出清、行業格局重塑的階段。
1、成本拼不過龍頭,二三線企業已瀕臨出局
通威、大全等龍頭擴產從未停歇,在新一輪光伏行業洗牌之時,頭部企業擴張目的是獲得更高的集中度和話語權,雖然這會導致全行業陷入同質化和惡性競爭,但對于頭部企業而言,逆勢擴張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救模式。
況且因為龍頭具有成本優勢,即使硅料價格跌到低谷,仍有利潤可賺,耗得起,比如通威、比如大全。
但對于二三線企業而言,因為成本較高,資金實力有限,只能處于價格戰的被動接受者,如果效仿頭部企業瘋狂擴規模,很可能硅料產線還沒建完,隨著價格暴跌,原材料營收就大幅縮水,更別提賺錢了。所以,比起盲目擴規模,對二三線企業而言,更靠譜的自救模式或許是規避虧損、推遲投產。
2、N型料或是“一線生機”
除了拼成本,硅料企業不想被淘汰,加速升級到N型料或許是一條出路。
因為N型硅料純度更高,對硅料生成各環節清潔度要求均更高,短期不是所有硅料企業都能做出來的。
隨著N型電池滲透率的提升,對N型料的需求會加大,自5月硅業分會公布N型料報價后,P-N型料價差已從7.8元/kg擴大至10.2元/kg。且下游硅片、組件企業相繼與龍頭鎖定長單,很多都是N型料。
業內龍頭基本都有N型料供給能力。比如大全能源稱其目前單晶硅片用料產量占比已達到99%以上,并已實現N型高純硅料的批量供給,并表示N型多晶硅的溢價和需求都在上升。而通威硅料90%以上都是N型料。
目前行業N型硅料產能占比約20-30%,相對稀缺。大部分廠家仍以生產P型料為主,尤其在目前硅料價格在下行通道的背景下,甚至有些企業,連P型料的產能達產都是問題,更別提N型料了。
所以,在硅料這輪淘汰賽中,龍頭明顯占了絕對優勢,其他非龍頭硅料企業,如果不想面臨被淘汰的困境,除了瘋狂降本外,將落后產能升級也不失為一條出路。(來源:華爾街見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