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160億元定增項目5個多月后,9月27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
作為光伏行業龍頭,通威股份此舉受到廣泛關注。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宣繼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底,證監會作出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在擁有較強資金實力的情況下,通威股份主動終止定增計劃的行為有可能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做出的一種響應,是考慮到多方因素做出的決定。
推進發展規劃穩步落地
往前回溯,根據通威股份4月24日披露的定增預案,公司計劃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9億股(含)公司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94億元將用于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66億元將用于云南通威水電硅材高純晶硅綠色能源項目(二期20萬噸/年高純晶硅項目)。
對于此次終止定增的原因,通威股份解釋稱,基于當前資本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價值存在明顯低估,為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實現高質量發展,在綜合考慮公司經營發展與財務情況,確保公司內蒙古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與云南通威水電硅材高純晶硅綠色能源項目正常推進的前提下,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分析后,公司擬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
“終止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后,公司將合理利用自有資金、金融機構貸款以及其他融資方式,統籌資金安排,繼續推進公司2020年-2023年與2024年-2026年發展規劃的穩步落地,確保相關項目如期完成。”公司表示。
“通威股份的現金流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這兩年來,公司的利潤率較高、現金儲備也較為充足。而目前資本市場融資項目較多,有些項目已經暫停或暫緩,各方都在積極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通威股份主動停止定增計劃,也是很好適應市場變化的一種體現。”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表示。
行業擴張節奏或放緩
近兩年來,在資本助推下,光伏行業持續高景氣,各環節產能均開始密集擴張。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光伏四大主材環節的產能同比增幅就已均超60%,其中,多晶硅總產量超過6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65%;硅片總產量超過250GW,同比增長超過63%;晶硅電池總產量超過220GW,同比增長超過62%;晶硅組件總產量超過200GW,同比增長超過60%。
產能擴張的背后是光伏企業的大規模融資,相關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有超20家光伏企業發布融資相關公告。
例如,8月15日,晶科能源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7億元,其中72億元擬投入山西晶科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建設。7月初,天合光能拋出109億元定增計劃。僅在6月份,就有科士達、錦浪科技、愛旭股份,德業股份,鈞達股份、宏潤建設等多家光伏產業鏈公司發布定增計劃,定增總金額達190億元。此外,還有晶澳科技、TCL中環等相繼公布新一輪再融資計劃。
那么,隨著龍頭企業主動終止定增計劃,光伏企業大舉融資及擴產的情況是否還將持續呢?對此,分析人士表態謹慎。
宣繼游認為,目前全球光伏產業處于技術迭代周期當中,市場主推TOPcon技術,而包括BC、異質結和鈣鈦礦在內的新技術也受到關注,對于大型光伏企業來說,在眾多新技術當中“不站隊”是一種正確的選擇。而如果市場環境尤其是一級市場持續低迷,預計光伏企業大幅擴張的舉動會出現一定減緩。
“現在活下來的企業有不少都曾經歷過此前的行業洗牌,因此不會無序擴張,并可能因此適當放緩自身擴張節奏。”宣繼游說。
祁海珅則表示,目前光伏行業在硅料、硅片、組件等環節的規模擴張都比較大,近期對行業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而通威股份利用自有資金開展工作投資項目,也可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投資節奏以及項目達產的進度。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 張曉玉 舒婭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