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601012.SH)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快報,經初步核算,隆基綠能2023年半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為646.64億元,同比增長28.2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1.79億元,同比增長41.63%。
對于業績大漲的原因,隆基綠能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硅片和組件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另外,隨著上游多晶硅料價格的下降,公司組件產品毛利率同比修復;同時,疊加投資收益和匯兌收益增長貢獻,報告期內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大幅增長。
行業內公司普遍業績預喜
自國家提出“雙碳”目標以來,為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戰略發展機遇,國內光伏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據工信部數據,2022年全年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量再創歷史新高,行業總產值突破1.4萬億元。
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淡季不淡、產銷兩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介紹稱,上半年光伏制造端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上;應用端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同比增長154%;同期,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
王勃華表示,下半年將是裝機旺季,市場需求將快速擴大,2023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95GW-120GW上調至120GW-140GW,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280GW-330GW上調至305GW-350GW。不過,受消納、電力市場化交易、源網建設進度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不排除市場存在調整的可能性。
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隆基綠能居于上中游,硅片及硅棒、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是其核心業務。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隆基綠能太陽能組件及電池、硅片及硅棒分別占營收比重為65.78%、29.61%。
除了隆基綠能以外,其他光伏組件上市公司也實現業績預喜。
上半年,晶澳科技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2億-49億元,同比增長146.81%-187.95%;晶科能源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6.60億-40.60億元,同比增加304.38%-348.58%;天合光能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3.28億-37.52億元,同比增長162.14%-195.61%。
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解釋,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在公告中均提及全球光伏產品市場需求持續向好,硅片和組件出貨量大幅增長。其次,上游多晶硅料價格的下降也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金公司表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板塊下跌已經充分反映投資人悲觀預期。隨著硅料硅片價格提前加速見底,整體看好2023年下半年光伏板塊投資機會。
多次公布擴產計劃
在今年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表示全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1600億元以上。按照業績預報的營收計算,今年下半年,隆基綠能還需完成至少953億元的營收規模。
實際上,近年來,隆基綠能一直處于持續擴張狀態。尤其是進入今年以來,隆基綠能多次宣布投資擴產計劃。
今年1月和3月,隆基綠能分別宣布逾450億元的年產100GW單晶硅片、50GW單晶電池投資項目;以及逾77億的30GW高效N型電池擴產計劃。4月10日和27日,隆基綠能還分別宣布投資35億銅川年產12GW單晶電池項目,以及近20億鶴山年產10GW單晶組件項目。
6月6日,隆基綠能公告稱,擬在西安投資年產20GW單晶硅棒、24GW單晶電池及配套項目。項目總體規劃分為三期,其中一期為年產20GW單晶硅棒、12GW單晶電池項目;二期為年產12GW單晶電池項目;三期為預留擴產和配套產業鏈項目;同時配套建設隆基全球創新中心項目。總投資額或在125億以上。
為了實現持續擴產,隆基綠能上半年還發布了新的融資計劃。6月20日,隆基綠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以下簡稱“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根據隆基綠能披露的發行預案,公司擬募資總額預計不超過199.96億元,此次發行GDR募集資金將用于鄂爾多斯年產46GW單晶硅棒和切片項目、鄂爾多斯年產30GW單晶電池項目、馬來西亞年產2.8GW單晶組件項目以及越南年產3.35GW單晶電池項目。
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募資在國內主要是推動新的高效電池項目落地,同時加強海外市場的產能,進一步擴大海外市場。公司將繼續在馬來西亞和越南完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在美國合資建設5GW組件工廠,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投產。
對于當前的光伏行業,想要擴產的可不只是隆基綠能。晶澳科技今年上半年也宣布,擬在鄂爾多斯投建年產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組件項目,預計投資額逾60億。而5月下旬,晶科能源也曾公告,計劃在山西擴建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總投資高達約560億。由于投資數額過于巨大,引起了交易所的問詢。
產能過剩仍受關注
近兩年,隨著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持續加速擴產,造成供應激增,產能過剩開始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話題。
今年5月,隆基綠能董事長李振國在SNEC第十六屆全球光伏大會上表示,光伏行業已經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最先受到沖擊的將是那些準備不夠充分的公司。財務狀況較差和技術不先進的公司面臨的風險最大。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一半以上的光伏行業制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7月20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在安徽舉辦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也指出,國內光伏產業上游擴展規模巨大,已經出現了一些過熱的苗頭,各地配置新能源項目強制捆綁產業加速了亂象。
產能過剩最明顯的跡象就是產品價格下調,隆基綠能官網6月30日發布的價格信息顯示,182mm單晶硅片的最新報價為2.93元/片,相較于5月29日公示的4.36元/片,降幅32.8%;相較于2022年7月的7.54元/片的階段高點,當前隆基綠能單晶硅片價格降幅已超過60%。
面對產能過剩的整體行業現況,隆基綠能卻選擇不斷擴產,這一舉措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對此,隆基綠能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產能過剩與產能擴張并不矛盾。首先,光伏行業為技術進步較快的行業,產能過剩為結構性過剩,先進產能還無法滿足市場對于高效產品的需求。其次,產能過剩為階段性過剩,光伏行業未來成長空間廣闊,經過市場優勝劣汰后階段性過剩的產能會自動出清。
有機構此前提出,從硅料到組件,可以明顯看出各環節產能在2023年都將邁入過剩階段,雖短期的供需變化可能導致價格波動,但行業內對于價格下降的趨勢有較一致的共識。
來源:投資者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