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需求爆發、國家環保政策等多重利好帶動下,鋰電池行業快速發展。但受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鋰電池行業盈利能力下降。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以及日常生活智能化消費的增加,鋰電池應用場景將更加豐富,未來10年至15年將是其黃金發展期。
行業盈利能力下降
受國家環保政策影響,鋰電池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我國鋰電池出貨量不斷攀升,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幅。其中,車用動力電池出貨量占比不斷上升,2021年占全國鋰電池市場69%的份額,遠超其他應用終端。
雖然鋰電池行業持續快速增長,但近兩年受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鋰電池行業的盈利能力卻在下降。
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對鋰電池行業傳導效應明顯。寧德時代財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雖然公司486.78億元的營業收入遠超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公司營業成本上漲198.66%,凈利潤同比下滑23.62%。
成立于2003年的星恒電源是國內動力鋰電池的主要生產商之一,其生產的輕型車鋰電池國內市場占有率接近45%。據了解,2020年、2021年該公司銷售收入在40億元左右,盈利情況良好,但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業內人士稱,在市場供需調節之下,行業上游的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一直在每噸3萬到20萬元之間波動。但今年碳酸鋰價格一度飆升至每噸50萬元左右,大大超出了鋰電池企業的成本承受范圍。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消費日趨成熟,并于2021年迎來爆發期,市場需求從2020年的120萬輛左右躍升至300萬輛左右。但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并沒有做好準備,供給跟不上。
未來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盡管遭遇階段性波折,鋰電池賽道的機會仍然巨大,未來10年至15年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73.3萬輛,同比增長121.5%。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提價潮和疫情客觀上對新能源汽車產銷造成了一定沖擊,但只是擾動市場的短期因素,總體不會扭轉新能源汽車產銷向上的趨勢。
“鋰電池行業要抓住新能源汽車釋放的這波紅利。”星恒電源總裁馮笑認為,包括鋰電池行業的整個產業鏈要找準定位,做好市場規劃。星恒電源已經在鹽城布局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生產基地,產品定位15萬元以內、續航300公里以內的新能源汽車,預計明年投產。
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產品都會使用鋰電池作為動力。馮笑表示,今后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產品越來越自動化、智能化,鋰電池的應用場景也會更加豐富,行業將迎來爆發期。
不過,隨著鋰電池行業熱度不斷上升,這一賽道也變得愈加“擁擠”。
“未來3年至5年,可能還會有一大批鋰電池企業被洗牌。”馮笑說,鋰電池行業技術門檻高,而國內開設相關專業的高校一直較少,具有專業背景的技術人才稀缺,“不是抄作業就能活下去的。”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沒有獨立的戰略部署、沒有具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很難在行業內長久發展。
行業難題亟待破解
鋰電池行業發展約三十年,市場尚未成熟,一些行業共同的問題亟須破解。
一是鋰電池標準化有待突破。在兩輪車鋰電池市場,星恒電源依靠市場優勢,在過去數年里基本實現了標準化,不同產品之間的互通互換比例達到較高水平。而在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領域,產品之間的標準尚未實現,基本上一個廠一個標準,不利于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滲透。
二是鋰電池安全須多方推進。近年來,電動自行車、新能源汽車自燃的消息常有出現,引起了消費者對動力電池安全的擔憂。國家層面還需加大監管力度,打擊不合格產品;同時,鋰電池生產企業也要持續專注技術和創新,研發更安全、更耐用、更實惠的產品。
三是行業擴張要有序。由于鋰電池行業供求錯配,不少業內企業紛紛擴產。與此同時,部分行業之外的企業也看到了“風口”,跨界加入這一市場。馮笑表示,鋰電池行業有較高的技術門檻,產品迭代需要時間,業內企業最好產能有效率達到八成以上才能擴產,業外企業則須謹慎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