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全國政協委員8日建言,青海應推動清潔能源改造與儲能,發展碳匯經濟,率先在全國實現“碳達峰”。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調節器和敏感區,作為“三江源頭、中華水塔”,該省光能、水能、風能資源豐富,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88%。
“將清潔能源轉化為電能,在工農業生產、建筑、交通和城鄉生活領域推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全國政協委員扎西多杰建議,將電氣化納入國家行業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在供應、消費側同時實施清潔替代。
全國政協委員王絢提案稱,三江源腹地的鄉鎮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環保要求高、采暖期長,加之燃煤運輸成本較高,部分資金緊張的學校難以保證冬季取暖需求。
“在中小學實施清潔取暖改造,既保護環境也保障師生安全。”王絢建議國家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提高取暖補助,國家電網公司給予三江源地區電費減免。
全國政協委員杜德志認為,以新能源+儲能的能源結構是實現“碳排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據此,他建議,利用青海資源豐富、多能互補發展優勢,支持該省籌建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青海發展儲能產業,可通過削峰填谷來改善、提高本省新能源消納利用水平,”王絢提案補充道,“同時還能大規模、遠距離外送,目前‘青豫直流’通道已建成投運,以我們所產的清潔能源替換外省非清潔能源。”
此外,多位委員提案支持青海發展碳匯經濟,建議將該省林業、新能源等自愿減排項目及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碳匯項目優先納入全國碳市場,引導鼓勵碳交易企業優先購買,建立完善多元的生態補償機制。
“發展碳匯交易具有保護生態、應對氣候變化、扶貧助困等多重效益,是當前重要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途徑。”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工商聯專職副主席李青表示。(中國新聞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