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領域是“主戰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強調,“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葜菔械谑吸h代會明確提出,將打造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和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推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全力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目標。昨日下午,市政府和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國領先的地市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吹響惠州市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沖鋒號。
助力惠州實現“雙碳”走在廣東前列
綠色是惠州發展的底色。近年來,惠州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核能等清潔能源,清潔能源項目及產業加速發展。國家提出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戰略后,加快發展綠色低碳能源成為關鍵舉措,惠州隨即進一步加快了以碳達峰、碳中和倒逼能源結構調整的步伐,提出加快建設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
據介紹,能源燃燒是我國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電力行業的排放約占能源行業排放的41%,電力行業減排進程直接影響碳達峰、碳中和整體進程。中科院院士張鎖江在西湖科學講壇作報告時表示,經濟發展對能源的總需求量是上升的,因此,我國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通過低碳、零碳能源實現發電量增加、能耗降低的目標,“這不是要不要干的問題,而是怎么干的問題。”
廣東電網公司副總經理王昌照介紹,我省將在2045年全面建成新型電力系統,惠州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的探索實踐具有樣板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到2025年,惠州清潔能源消納能力達到100%,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90%以上。他介紹,在建設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中,廣東電網將大力支持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大規模發展,實現2025年惠州電網具備滿足500萬千瓦及以上新能源裝機的并網消納能力,在促進新能源消納及存儲上打造惠州樣本,助力惠州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走在廣東前列,實現全國領先。
惠州建設示范區有兩大優勢
大灣區首個全國領先的地市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為何落戶惠州?惠州供電局計劃發展部主網規劃專責馬龍義分析稱,惠州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突出,具備建設示范區的優勢和潛力。一方面,惠州位于粵東電力送往珠三角負荷中心的主要通道上,處于廣東電網灣區外環的中心,電網樞紐優勢明顯,具備支撐新能源大規模消納的條件。同時,惠州緊靠廣深莞,極具地緣優勢,配套產業現代化、集群化程度高,在“雙區”戰略帶動下,成為全省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和用能增長點。他稱,這從工業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工業用電量就可以看得出惠州的發展潛力,今年1~11月,惠州工業用電量31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2%,兩年平均增長8.4%,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今年惠州電網最高供電負荷達到820萬千瓦,預測至2025年最高供電負荷將達到1200萬千瓦。
另一方面,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關鍵是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尤其是光伏、風電等新能源。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近年來惠州加大了對光伏、風電、抽水蓄能、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的建設力度,能源資源優勢突出。
記者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了解到,目前,惠州市“十四五”能源規劃已編制完成,在“十四五”期間,惠州市將統籌推進核電、風電、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建成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推動二期工程盡快開工,加快海上風電、抽水蓄能、熱電聯產等項目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地熱、氫能等新能源產業,電力總裝機容量將翻一番,躍居全省前列,新增裝機全部為清潔能源。
惠州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利用迎來新發展機遇
根據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合作共建框架協議,市政府將把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工作納入惠州市電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推進全市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包括開展全市光伏等新能源規劃選點,引導新能源項目有序開發;積極研究制定激勵新能源發展及規范新能源并網相關的地方性政策,推動能源消費轉型;重點推進全市集中式光伏及整縣分布式光伏的開發建設工作;加快建設廣東目標網架及中洞抽水蓄能等。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市政府將與廣東電網公司共謀建立新型電力系統產業聯盟,積極協調推進上下游產業互動對接,建立產學研創新聯合體,促進形成國際一流的新型電力系統相關裝備、運營、服務產業鏈,助力廣東電網公司發揮平臺型企業優勢,成為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
這都意味著,惠州市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利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惠州市是全國重要電池生產基地,有億緯鋰能、比亞迪、欣旺達、德賽等一批龍頭企業,王昌照稱,惠州在發展新能源特別是推廣用戶側儲能方面,具備優越的產業配套優勢和技術儲備優勢。
他表示,廣東電網公司將大力推動能源需求側低碳轉型,助力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升;全力推進數字電網建設,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更強感知能力,充分發揮電網公司平臺型企業優勢,大力支持惠州在電子信息及儲能電池等產業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及新能源全產業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