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廣核甘肅民勤紅沙崗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第二風電場,一座座80米高的巨型風機如繁星密布在大漠戈壁,迎著和風緩緩旋轉,清潔電能經過整流、逆變、升壓等過程,通過高架銀線源源不斷地一路向東“奔流”。
距這片戈壁灘不遠之處,是“十四五”第一批、武威首個并網發電匯集升壓站——民紅路330千伏匯集送出工程,為民勤縣“綠電”外送提供了保障。
民紅路330千伏匯集送出工程(央廣網發 王珍艷 攝)
民紅路330千伏匯集送出工程運維負責人高國慶介紹,項目建設終期設計匯集容量1000兆瓦,2023年匯集輸送電量約5.4億度,預計今年可達9億度。剩余500兆瓦匯集容量,將為后期紅沙崗區域新能源外送提供穩定輸送渠道。
民勤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光熱資源豐富,太陽能資源屬一類資源區,風力資源屬三類資源區,發展新能源空間廣闊。近年來,民勤縣把風光電產業鏈式發展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全力打造風光電裝備全產業鏈基地,吸引了不少新能源企業入駐。
近日,走進甘肅遠景能源有限公司葉片廠車間內,各葉片生產線及產品檢測設備已開足馬力,全力趕制不同型號風電葉片。
甘肅遠景能源有限公司葉片廠(央廣網發 韓亞瓊 攝)
遠景武威民勤智能風機制造基地項目是民勤縣引進的重點新能源項目,年可生產智能風機葉片400套,是國內最大的陸上風機葉片生產工廠。民勤造風機走出國門,發運中亞,持續提升海外市場占有份額,將為打造紅沙崗百億級產業園區提供強勁支撐。
依托龍頭企業,民勤縣以清潔能源開發同步建設配套產業為目標,以資源開發帶動清潔能源上下游產業發展,努力形成產業集群。目前,民勤已初步完成新能源產業發展、“隴電入浙”大基地建設、碳中和試驗示范區等“三個規劃”編制,有序開展碳中和綜合創新試驗示范區試點工作,加快推進“風光核氫儲”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縣產業構建的重要牽引。
“我們還將持續優化能源結構,積極謀劃新的清潔能源產業項目落地,釋放產能和經濟效益。”民勤縣發改局新能源辦干部李勤文說。
如今,民勤風、光、儲等產業鏈條由本地組裝延伸成為“生產+組裝+應用”,清潔能源現代產業發展體系正加快構建:“十四五”第一批80萬千瓦風光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第二批55萬千瓦風電項目有序推進;民紅路、獨青山2個330千伏升壓站建成投用;隴電入浙配套2×100萬千瓦調峰煤電項目獲得核準,±800千伏換流站、750千伏武威北變、第三批“沙戈荒”大基地等重大項目加快開展前期工作;遠景智能風機和葉片、隴能風機塔架、常友機艙罩等協同產業項目實現量產,智慧儲能、風機輪轂等項目開工建設,風電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縣注冊風光電企業達47戶,裝機規模達296萬KW,年發電量達42億KWh,年產值約13.5億元,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李勤文說。(央廣網 記者逯文婕 通訊員楊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