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堅定不移推進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以下簡稱“綜改試驗”),按照“省為主導、市為載體、省市聯動、協同深化”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政策機遇,拓寬思路、強化舉措,加大改革探索力度,重點在央省市國資國企“一盤棋”協同發展上下功夫,推動區域內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截至2023年末,區域內央省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9.42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56萬億元、利潤總額為2033億元,總體呈穩定增長態勢。
推動產業協同發展
一是深化不同層級國有資本合作。圍繞陜西省工業領域34條產業鏈,收集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合作需求289條,指導5戶省屬企業與150余家央省市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開展鋼鐵產業、光子產業、高端新材料、生態環保等產銷對接活動,簽署合作協議30余份,構建完善開放合作的產業發展體系。二是聚焦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匯聚央省市國資國企力量,積極助力陜西省打造先進制造業和文化旅游業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2023年區域內制造業實現產值1.0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制定《關于推動陜旅集團高質量發展全面助力文旅強省建設的實施方案》《西安市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實施意見(審議稿)》,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協同發力支持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專項工程,“一企一策”明確戰新產業發展目標,目前戰新產業在建項目150個,其中單項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104個。聯合100余家央省市國有企業和科研院所打造西安市商業衛星全產業鏈,設立“技術研發、系統集成、數據應用”三大承載平臺,發布衛星產業發展白皮書和企業能力信息手冊,形成商業衛星產業發展合力。
推動科技協同創新
一是完善創新支持政策。以“秦創原國企創新中心”作為統籌推進區域內國有企業創新發展的核心抓手,出臺《省屬企業進駐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支持政策》《省屬企業建好用好秦創原加快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辦法》及相關配套細則,從管理、立項、研發、轉化、應用等方面提供全鏈條政策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秦創原建設,對參與秦創原建設的企業在考核中實施專項加分,對進駐企業給予必要的資金扶植。二是增強科技創新服務能力。授權陜投集團試點免于保值增值考核的研發準備金制度,支持秦創原股份公司服務全省秦創原建設,“秦創原e站”服務雙創主體達7369家,“e起創”入孵企業總估值約62.2億元,聯合航空工業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陜航集團、法士特集團、西北有色院等主體成立新型研發機構,上線運行“秦創原國資創新融合專區”,面向社會共享儀器設備794臺、產業專家422人、專利技術307項等各類創新資源。三是強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大力推進國有企業與高校院所、重點實驗室、各類創新平臺深化合作。截至目前,省屬企業牽頭建設國家級創新平臺33個、省級創新平臺219個,累計與62所高校開展科研合作項目311個,組建“科學家+工程師”隊伍88支,校企協同攻關項目達到430個。
推動項目協同合作
一是搭建交流平臺。籌辦“創新引領·深化合作”央企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推進會,開設央企在陜創新發展成果展,地方國企與央企達成合作項目120個。舉辦“綜改試驗簽約項目推進會暨綜改基金論壇”,給有發展思路、有合作意愿的企業“架平臺”“遞話筒”,簽約17個綜改試驗項目。二是強化主動服務。扎實推進“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不斷完善協調聯絡、服務保障機制,做好征地拆遷、供電、供水、通訊等服務保障。2023年赴央企上門調研服務10余次,召開專題協調會3次,累計協調解決問題206個,問題解決率達90%以上。三是實現優勢互補。延長石油與中化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謀劃高端新材料項目合作;陜煤集團與國能集團共同出資建設CFB示范發電項目,采用的流化床鍋爐正在申請首臺套裝備認定;陜汽控股與中航工業聯合開發的全液晶數字汽車儀表A樣件成功交付,無人機飛控系統硬件層面聯試完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