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道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5月12日報道,中國一季度排放創新高,綠色能源加速增長。
報道說,近日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稱,經濟復蘇推動中國今年前三個月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下新高。
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分析稱,中國一季度的排放量同比增長4%。該機構認為,調整防疫措施后經濟復蘇以及干旱影響水電產出等是排放量激增的主要原因。相關分析還預測,全年排放量也可能創下新高。
但與此同時,對可再生能源投資的快速增長正在改變前景。
CREA的分析報告指出,風能和光伏發電量的不斷增長將抑制中國對礦物燃料——尤其是煤炭——的巨大需求,這意味著,這個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的排放量可能在這個十年達到峰值并開始下降。
報道強調,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國。當局正在加快對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的投資,以滿足中國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CREA為氣候變化科學與政策新聞網站“碳簡報”撰寫的該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目標是2023年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增加160吉瓦左右,相比2022年的約120吉瓦進一步提升。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風電和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約為267吉瓦。
CREA的分析師在這份報告中表示:“如果實現160吉瓦的目標,新增裝機容量將足以支持中國3%的電力需求增長。”
分析師們說,隨著經濟回升和刺激措施的實施,2023年電力需求增長——主要受到工業的推動——幅度可能會更大,這意味著煤電產量或將增加。
他們稱:“在今年余下的時間里,政府將把經濟增長作為關注重點,這意味著2023年中國的排放量可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超過2021年的峰值。”
國際能源署說,2021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20億噸,約占全球總量的33%;2022年中國的排放量下降約0.2%,基本與上年持平。
但分析師們指出,2023年以后,低碳能源的持續快速增長可能使排放達到峰值,并進入結構性下降。
報道還說,中國已承諾將在2026年到2030年的下一個五年規劃期間逐步減少煤炭消費。該國已在發展水電、核能、風能和太陽能方面投入巨資,不過其仍依賴煤炭發電。
由于持續干旱影響了水力發電,這意味著煤電將被用于填補缺口。此外,一季度航空旅行需求復蘇拉動了石油消費,鋼鐵和水泥生產的增長也推高了排放量。
2022年,地方政府批準了約100吉瓦的新煤電裝機容量,該分析提到,2023年第一季度批準的煤電項目大約有10吉瓦。
但分析報告的作者們指出,這可能并不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的激增。他們認為:“低碳能源供應的迅速增長,加上預計中的電力需求增長放緩,意味著中國的年度煤電產出或將很快開始下降。”
報道進一步說,這可能意味著燃煤電廠的運營時間將縮短,從而使其排放量減少。分析師們還指出,媒體對燃煤電廠擴建的高調批評可能意味著,新的相關項目將面臨更多審查。(參考消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