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當地時間9日晚間,COP28“中國角”舉辦“攜手共鑄全球能源轉型之未來”研討會,中外與會代表在此間探討全球能源轉型之路。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能源領域是最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來源,迫切需要加速全球能源轉型。他表示,中國正在探索一條全新的綠色低碳增長之路,持續下大力氣推進化石能源轉型,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已突破14億千瓦,約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一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超過全球一半;充換電基礎設施全球數量最多、服務范圍最廣、品種類型最全;燃煤發電、電解鋁等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丹麥發展合作與全球氣候政策大臣丹·約恩森則認為,為了實現“將溫升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全球需要提高氣候雄心,丹麥已決定將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提前到2045年。他指出,能源綠色轉型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正在積極采取行動推動這一愿景的實現。
對于中國角色,國際能源署副署長瑪麗·沃里克也指出,一種新的清潔能源經濟正在迅速崛起,中國是加速這一進程的主要貢獻者:2022年,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約占全球一半,光伏和風電新增裝機約占全球一半,電動汽車銷量超過全球一半。她表示,發達經濟體和中國有機會通過加快清潔轉型努力,共同引領全球進步。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院長黃震表示,中國能源轉型要循序而進、先立后破,能源轉型路徑需要基于政策與法律法規、技術、市場等多層面進行科學設計,重要的是加快“雙碳”法律體系建構,大力推進低碳、零碳、負碳科技創新與能源革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
在當日的邊會上,《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發布。解振華表示,該報告是中丹、中美合作的一個范例。他強調,探索適合各國國情的最優轉型路徑,形成包容、務實、可行的能源轉型共識至關重要。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能源效率中心主任白泉介紹了《中國能源轉型展望2023》的主要研究成果。報告的主要結論顯示,能源系統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能夠保障中國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情景下,中國將邁上一條全新的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報告指出,煤電在電力系統中的角色將從基荷電源向靈活性調節電源轉變,綠氫將發揮零碳原料和零碳燃料的雙重作用,碳捕集與封存(CCS)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選項和“最后手段”,但不能過度依賴CCS技術。(記者 龐無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