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匈牙利能源部推出旨在支持家庭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和存儲系統的“太陽能+”項目,該項目將提供總額為750億福林(約15億元人民幣)的安裝補貼,補貼家庭數約為1.5萬個家庭,每個家庭以先到先得的申請方式最多可獲得500萬福林補貼。同時對安裝太陽能系統進行靈活處置,太陽能系統可由功率最小為4千瓦、最大為5千瓦的光伏逆變器以及容量最小為7.5千瓦、最大為10千瓦的儲能單元組成,但需在2年內完成安裝。匈牙利能源部表示,此項補貼約涵蓋家庭安裝費用的三分之二,最多10年將能收回家庭太陽能電站建設投資。
匈牙利大力發展太陽能電站,將太陽能發電量維持在歐盟平均水平以上,預計將有助于提高能源安全,同時還為家庭節省能源開支。目前,已有超過2.1萬個家庭提交了申請,其中五分之四是系統開放當日完成,顯示出匈牙利民眾對安裝家庭太陽能電池板持有極大興趣。
匈牙利能源部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匈牙利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增加1632兆瓦,是自2010年開始建設太陽能電站以來的最大增幅,不僅是2022年增幅的1.5倍,同時也超過2010年至2020年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1415兆瓦)。
2023年,匈牙利已有5649兆瓦時的太陽能發電量并入全國電力系統,其中3332兆瓦時來自工業太陽能發電廠,2317兆瓦時來自家庭發電站,并且家庭太陽能發電量已占到全國太陽能總發電量的41%。2023年,匈牙利家庭太陽能電池安裝量已超過25萬個。預計到2030年,其數量將比預計數量多四分之一。據統計,在匈牙利2010年后建造的面積至少為100平方米且有獨立或半獨立屋頂產權的住宅物業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家庭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
近年來,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計劃,匈牙利國內太陽能電站建設持續大幅增加。
2020年,匈牙利啟動了《氣候與自然保護行動計劃》,主要目標是減少排放、適應氣候變化以及提高環保意識。行動計劃的一大目標是,計劃到2030年將太陽能發電量增加到6000兆瓦時。目前來看,政府顯然低估了太陽能的建設速度,今年就可以提前實現2030年的目標,因此,匈能源部新設定的太陽能發電量是之前預期目標的兩倍,即12吉瓦時。
行動計劃的另一目標是,到2030年匈牙利90%的能源供應來自于清潔能源,其中核能和太陽能將發揮突出作用。匈牙利太陽能自2019年起快速崛起,有效替代了過去5年來火電廠不斷下降的煤炭使用量,從而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
2022年匈牙利根據歐盟“REPowerEU”能源計劃,再次對發展清潔能源進行規劃,擴大能源多樣化、推廣儲能和更廣泛利用沼氣和生物甲烷,刺激國內能源企業對地熱能和氫能的開發和使用。同時,對電網進行現代化改造,通過擴大容量和提高運行可靠性以及使用智能網絡,讓可再生能源能便捷、安全地連接到電力系統中。鼓勵工業園區使用和自建綠色能源,提高企業、公共建筑和住宅物業的能源效率,每年目標是減少能源消耗總計343吉瓦時。
歐盟將以“REPowerEU”資金形式支持成員國清潔能源使用和能源采購多元化,匈牙利將以不可退還的贈款和貸款形式獲得約300億歐元的歐盟資金。盡管歐盟的支持資金尚未抵達,但匈政府仍努力進一步擴大太陽能產能,以實現歐盟“REPowerEU”計劃中到2025年將太陽能發電能力實現翻番的目標。將匈牙利與歐盟的太陽能發電量進行比較,可以看出,2023年匈太陽能發電量與歐盟平均水平大致持平,預計2024年將大大超過歐盟平均水平。
儲能是太陽能電站的一大短板。快速推廣依賴天氣發電的太陽能電站給匈牙利國家電力網絡運營和系統安全控制帶來了嚴峻挑戰。太陽能資源具有間歇性、周期性、波動性等特點,當光伏發電在電源中的比例不斷增大時,對電網調峰的影響將更加顯著。匈牙利太陽能發電容量的大幅增加已對國家電網系統平衡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
為了保證更高效地讓足量電能在沒有陽光發電時段持續“發光發熱”,匈牙利加緊實施工業儲能計劃。目前,在1月份同時啟動了620億福林補貼的工業儲能設備招標,計劃到2026年將現有的20兆瓦蓄電容量增加20倍,達到400兆瓦,到2030年解決800兆瓦至1000兆瓦的儲能問題。同時,給予運營商免除電力傳輸費的優惠條件,這意味著每千瓦時可節省近10福林。
有分析認為,在當前地緣政治沖突仍然持續的情況下,匈牙利電能發展有幾方面值得關注。一是從商業角度看,電力高消費企業自建太陽能電站和安裝儲能設備變得都十分劃算,并且預計未來幾年內企業自建儲能設備規劃將達到180兆瓦左右。二是在已安裝或擬安裝太陽能電站的旁邊建設儲能設備仍具投資機會,現有120兆瓦的建設空間,可以通過儲存的電能在用電量巨大的時間段內向國家電網精準輸電,從而實現獲利。三是建議開發電動汽車使用太陽能電力的智能充電方案,目前匈牙利現有9萬輛綠色牌照的電動汽車可成為太陽能的另一儲能設備源。四是除把電池作為能源存儲載體外,還要研究增加氫利用率和建立至少一座抽水蓄能電站的可能性。(駐布達佩斯記者 翟朝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