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396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隨著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和核電建設穩步推進,清潔能源發電增長較快,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123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8%,其中,水電增長20.3%,核電增長2.0%,風電增長7.8%,太陽能發電增長13.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7月15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介紹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上半年,能源、原材料保供穩價等政策效果明顯。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9%。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設備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1.2%、31.8%。
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司長胡漢舟分析,一方面,隨著經濟運行逐步恢復,能源保供穩價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能源生產穩定增長,供應保障能力穩固提升。另一方面,消費結構不斷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高。
發揮新能源響應調節潛力
烈日炎炎,電力生產供應如何保障?新能源發電如何為迎峰度夏電力供給提供保障補充?
7月1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就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聽取意見建議時候就提出,“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7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6月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1-6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409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而電力生產方面,國家統計局指出其由降轉增趨勢。6月份,發電70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上月為下降3.3%,日均發電236.3億千瓦時。1-6月份,發電3.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具體而言,6月份,火電降幅收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增速加快或由降轉增,核電由增轉降。
總體來說,可再生能源正在實現跨越式發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分別連續17年、12年、7年和4年穩居全球首位,光伏、風電等產業鏈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其發展具體如何規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3.3萬億千瓦時左右的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比2020年增長了約50%。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到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18%左右;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和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分別達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太陽能熱利用、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生物質燃料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4281萬千瓦
隨著全社會用電需求將繼續攀升,如何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對深入挖掘需求響應潛力,提高負荷側對新能源的調節能力等方面提出方案,要求充分發揮電網企業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平臺和樞紐作用,支持和指導電網企業積極接入和消納新能源。同時,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推動電網企業加強有源配電網(主動配電網)規劃、設計、運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資建設改造力度,提高配電網智能化水平,著力提升配電網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事實上,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和月新增裝機較以往大幅增長已經成為新常態。今年1-5月,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4281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1%;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1.06萬億千瓦時;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在建項目超2億千瓦,項目儲備比較充足;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99.4%、風電平均利用率95.6%、光伏發電平均利用率97.4%。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正持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
7月1日,國家能源局召開6月份全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形勢分析視頻會,會議指出,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進展順利,開工建設超九成,第二批基地項目建設已啟動。但也要看到,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部分項目源網同步建設需要加強,一些地區政策執行落實不到位,項目用地落實難度大,電網企業并網流程還要優化,產業鏈協同還要加強。
會議要求,加快推進重大水電、抽水蓄能和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是推動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內容。認真抓好“三北”重點地區新能源消納利用,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在迎峰度夏中的保供作用。
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明顯提速
除了保障用電、加大清潔能源發電占比,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我們同樣重視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儲能領域。新型儲能具有響應快、配置靈活、建設周期短等優勢,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然而在儲能方面,當前我國新型儲能還處于規模化發展的起步階段,仍面臨成本偏高、應用場景有限、收益來源單一等問題,特別是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具體規則有待完善。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聚焦當前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痛點堵點,提出了完善市場機制、價格機制、運行機制等方面的具體措施,有助于提升新型儲能總體利用水平,增強市場吸引力,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一系列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電化學、壓縮空氣等新型儲能技術攻關、示范和產業化應用。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出臺《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新型儲能技術進步、政策機制、行業管理等問題作出總體安排。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部署了“十四五”時期新型儲能在技術創新、試點示范、政策保障等方面的重點任務。在相關政策指引和支持下,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明顯提速,到2021年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70萬千瓦,同比增長超過70%。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所劉堅分析,應鼓勵新能源場站和配建儲能聯合參與市場,利用儲能改善新能源涉網性能,保障新能源高效消納利用。隨著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開發取得進展,“新能源+儲能”的應用場景將更趨多元,從而進一步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動能源電力綠色低碳轉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