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近日,隨著今年首場寒潮來襲,給我國大部地區帶來劇烈降溫及大范圍雨雪天氣,煤電中央企業火力全開,確保能源供應無憂。
入冬以來,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第一大出海口黃驊港,煤炭運輸24小時不停歇,全力保障能源通道暢通。在世界最大井工煤礦神東大柳塔煤礦,所有在崗人員取消調休,全力以赴保障生產。從去年12月初至今,我國最大的煤炭企業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量8466.65萬噸;鐵路運量5434.73萬噸;航運量2704.38萬噸,同比增長3.03%。為能源保供作出巨大貢獻。
在湖北長江邊,興潤碼頭的輸煤皮帶還在發出陣陣轟鳴,這條皮帶可不簡單,它從港口碼頭直接通到江陵電廠的儲煤庫,一舉實現水運煤快速不間斷進廠,燃煤運輸速率從5000噸/天提升至15000噸/天,運輸能力提升至原有3倍。
中國華電多措并舉確保旗下發電企業在能源保供期間長周期、滿負荷發電。去年12月1日入冬以來至1月14日,中國華電完成發電量859億千瓦時,供熱量1.26億吉焦,同比增長7.1%。全力確保能源保供任務順利完成。
為應對寒潮帶來的降溫,各個電廠提前安排部署,多舉措保障供熱系統安全平穩運行,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4日,中國華能共完成發電量1017.19億千瓦時;累計完成供熱量14833.64萬吉焦,同比增長10.90%。目前,集團電煤庫存為1581萬噸,可用天數16天;生產煤炭1314.5萬噸,同比增長17.96%。
國家電投提前編制歲末年初的電煤采購計劃,積極協調和對接有關煤炭企業,確保兩個年度燃料供應無縫對接,安全穩定供應。截至目前,國家電投整體燃料煤庫存量1543.6萬噸,可用天數達23.5天。
中國大唐承擔了北京一半以上電力供應和“三北”地區8億平方米熱力供應。寒潮來襲,中國大唐旗下在網運行和備用煤電機組達239臺,占全部242臺機組的98.8%。截至目前,2023年發電量已完成超217億千瓦時;供熱量超過2940萬吉焦,同比增加4.42%。
不僅是煤電企業積極應對降溫天氣,隨著近年來我國水電建設高速發展,白鶴灘、兩河口等一批大型水電站相繼投產,水電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總臺央視記者 古峻嶺:這里是雅礱江流域調度控制中心,屏幕上看到的是位于雅礱江中游最上端的兩河口水電站,去年剛剛全面投產。這也是它首次參與冬季能源保供,由于它的加入,預計整個雅礱江流域7座水電站新增發電量將超過90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多了8倍左右。
四川最大電站水庫的兩河口水電站,補償調節能力突出,可在豐水期將上游多余來水儲存起來,留到枯水期持續穩定發電,有效改善電網“豐余枯缺”的結構性矛盾,更為下游18座電站增加發電量342億千瓦時。
金沙江下游,隨著白鶴灘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由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組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為冬季能源保供再添生力軍。2022年,這條能源走廊全年累計發電超2622億千瓦時,可滿足超3.15億人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面對寒潮來襲,電站運行人員加密設備巡視、在線監測及診斷分析,科學研判來水形勢與受電需求,有效保障梯級電站頂峰發電能力。
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副總工程師 李鵬:截至2022年底,梯級水庫存水量約230億立方米,蓄能約230億千瓦時。為下游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儲備了充足的淡水資源,為電力保障做足了充分準備,充分發揮了能源供應“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