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理環境復雜,各類自然災害頻發。四川電力行業面臨“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震、全年應急”的局面,對應急能力提出極高要求。在汶川特大地震15周年暨全國防災減災日即將到來之際,四川能源監管辦于5月9日組織全省電力安委會成員單位,齊聚國能大渡河大崗山水電站,觀摩地震專項應急演練,全面總結15年來電力應急工作經驗,分析當前形勢問題,研究部署電力行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汶川地震15年以來,四川電力行業加快應急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應急能力,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大大提升,四川電力行業因災死亡人數、財產損失等明顯遞減,經受住了各類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嚴峻考驗。
在預警預備能力方面。工作理念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專業技術結合公共預警信息平臺和自建先進監測預警系統,大幅提高了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國能大渡河公司自建水雨情測報系統,研發洪水預報模型,在2020年“8.18”大洪水處置中,提前7天準確預報降雨趨勢,為流域沿岸防汛安全作出突出貢獻。華電金上公司建立流域工程地震災害、泥石流無線監測預警站并及時發布預警,積極化解白格滑坡體風險,有力保障沿岸人民群眾和建設營地作業人員生命安全。
在快速反應能力方面。明確了防災減災和搶險救援的精準目標和具體任務,針對性強化應急力量保障并開展貼近實戰的演練,做到災害應急處置快速、安全、高效。國網四川公司在去年瀘定“9.5”強震后,最短用時4 小時即點亮災區“第一盞燈”,12小時就實現臨時安置點全部通電,僅6天便將主網恢復到災前水平。
在總結應用能力方面。電力行業積極從歷年的搶險救災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和改進提升,持續健全應急工作機制,完善制度標準體系,逐步實現了“量”到“質”提升。華能四川公司針對管轄的中小型電站抗災能力較弱的實際,梳理補強12方面提升防災減災的專項措施,有效應對“7·12”暴雨泥石流災害,成功抵御了突發洪水。
5月1日,四川正式進入汛期。省地震局、省氣象局共同針對電力行業實際開展專業預判,今年汛期四川省可能出現階段性汛情和洪澇災害、部分城市有中等強度伏旱發生、盆地大部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有階段性高溫熱浪發生、盆地西部偏西地區發生山洪地質災害風險較大。同時,四川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共計3萬余處,地震災害風險較高,并與汛期降水偏多區和地災多發易發區高度重疊,對保障電力安全穩定帶來巨大考驗。
下一步,四川能源監管辦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的部署,堅持兩個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認真總結電力應急工作的經驗和作法,推動應急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再上新臺階。一是要求各電力企業提高政治站位,統籌好應急和發展;二是健全上下貫通、內外協同的應急機制,完善有關制度保障;三是做實應急預案管理,常態化應急預案演練,切實提升各級人員預案運用能力;四是夯實應急基礎管理,著重構建完善“人、物、技”基礎能力網絡,實現人員素質、設施保障、技術應用的整體協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