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份2023年GDP全部實現正增長,增速多位于4%至6%區間——
31省份亮出全年經濟成績單
近期,全國31個省區市相繼發布2023年經濟成績單,并公布新一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GDP超13萬億元的省份,江蘇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首位,全國城市“萬億俱樂部”又添2個新成員……各地經濟年報亮點頻現,成為中國經濟向上向好的生動注腳。
全部省份GDP實現正增長
截至1月31日,全國31個省區市的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全部出爐。這是一份看點滿滿的成績單——
你追我趕熱情高。31個省份GDP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西藏自治區和海南省GDP分別以9.5%、9.2%的速度領跑全國;內蒙古自治區GDP增長7.3%,排名第三。此外,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吉林省、重慶市、山東省、四川省、浙江省等GDP增速也在6%以上。多數省份GDP增速位于4%至6%這一區間。
規模邁上新臺階。廣東省GDP首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增速達4.8%,經濟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民營經濟活力足、韌性強的特點,在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呼之欲出:過去一年,廣東省經營主體突破1800萬戶,其中個體工商戶突破1000萬戶;企業數量超780萬戶,占全國總數的1/7。總量列第二的江蘇省GDP超過12萬億元;排第三的山東省GDP首次突破9萬億元;排第四的浙江省GDP首次突破8萬億元。
高質量發展成色足。山東省連續入選全國營商環境最好省份,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達到15個,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29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突破4.5萬家。作為全國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兩顆明星,“年報”里的京滬依然耀眼:在京登記落戶國際組織機構增至115家、新增5G基站3萬個……北京經濟“年報”創多個“第一”,人均GDP、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GDP能耗水耗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上海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達到創紀錄的240億美元,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增長15%,對全球投資者“磁力”不減。
目光移向內陸,中西部地區發展勢頭強勁。“各項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為歷年最好”——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年報”讀來提氣。看細節:葡萄酒產區品牌上升至中國第一、世界第四;企業開辦時間壓縮到平均0.5個工作日,營商環境評價躋身全國第一方陣;159項國家和自治區級改革試點,形成38項可推廣經驗。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最好成績”,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遼寧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高出6.1個百分點、黑龍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吉林糧食增產占全國增量近12%——三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東北振興愈發鮮活。
“萬億之城”俱樂部又“添丁”
近日,隨著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常州市政府工作報告先后“官宣”山東省煙臺市、江蘇省常州市GDP突破1萬億元大關,中國城市GDP“萬億俱樂部”又添2個新成員。
據了解,目前中國城市GDP“萬億俱樂部”已有26個成員。其中,江蘇省是擁有“萬億之城”最多的省份,包括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廣東省擁有4座“萬億之城”,分別為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此外,山東省的青島、濟南、煙臺,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和福建省的福州、泉州也名列其中。
除了經濟總量增長,高質量發展也是“年報”的重要看點。
此次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常州市,GDP繼2022年邁上9000億元大關后,2023年又憑6.8%的增速再上一個臺階。這背后離不開高質量發展的強勁驅動力: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獲評“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強市”。新能源產業的迅速發展功不可沒:全年新能源產業產值超7600億元,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近68萬輛,投資熱度全國第一。重大項目建設蹄疾步穩:常泰長江大橋南接線全線貫通,滬寧沿江高鐵通車,魏村樞紐擴容改建工程交付,長三角再添通江達海航運大通道。
躋身“萬億俱樂部”的另一個新成員煙臺市,很大程度靠的是實力過硬的先進制造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突出成效。作為華東傳統工業強市,煙臺市在2023年收獲不少:新增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2個,九大制造業產值突破9000億元。在科技創新領域,煙臺市2023年“四新”經濟增加值增長1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6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以上。
看其他“萬億之城”,高質量發展之道各有千秋。10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20家企業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晉級中國外貿綜合競爭力第四城;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寧波市在科技創新、產業集聚、鄉村振興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誰會是下一個“萬億之城”?東部地區的多個城市是“熱門選手”。
向萬億級GDP發起沖刺的“第一梯隊”將目標時間設為2025年——遼寧省大連市提出,2024年全市GDP要突破1萬億元;浙江省嘉興市提出,2025年GDP達到9000億元以上、力爭達到1萬億元;浙江省溫州市、江蘇省徐州市、河北省唐山市也將目標錨定2025年。
“第二梯隊”的城市也在發力——浙江省紹興市提出,力爭到2026年實現GDP突破1萬億元;浙江省金華市提出,2027年GDP基本實現“萬億”目標;江蘇省揚州市提出,用3到5年時間躋身城市GDP“萬億俱樂部”。
“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
2024年怎么干?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紛紛設定新年目標。
2023年GDP增速最快的兩個省份西藏和海南將今年的增速預期設置為8%左右,在各省份中最高。其他省份大多將2024年GDP增長目標設置為5%左右,與2023年全國GDP增速大致相當,其中就包括經濟總量位居全國“三甲”的廣東省、江蘇省和山東省。廣東省將GDP增速目標設定為5%,江蘇省和山東省明確力爭實現GDP增速達5%以上。
看高頻提法——記者發現,“新質生產力”“緊日子”成為“年報”高頻詞,其中“新質生產力”首次出現在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四川省將為此重點布局和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安徽省提出支持汽車“皖軍”做強做大、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有些省份強調資金要花在“刀刃”上。在財政壓力加大情況下,貴州省千方百計增收減支,確保基層“三保”保障有力,要求“真正習慣過緊日子”。
顯民生溫度——上海市列出2024年的34項民生實事項目:新增4000張養老床位、30個社區長者食堂,改建3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新增3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7000個社區托育托額;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1萬套以上保障性住房,完成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3000臺……翻閱上海市新年目標,老有所養、幼有所育、住有所居是關鍵詞。
做改革先鋒——海南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打好封關運作準備攻堅戰”作為2024年的“置頂”任務。瞄準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一號工程”,海南將推動系列配套文件出臺;拓展應用場景、擴大測試樣本,對政策制度、封關設施、系統平臺、管理能力等進行壓力測試;明確“二線口岸”管理運行機制和通關業務流程,構建前推后移、集約便利的監管模式。
抓優勢特色——寧波市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規上工業2個百分點,創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省級以上標桿示范30個以上;常態化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業務……作為外貿和制造業大市,寧波在2024年將繼續發揮好自身優勢。
此外,擴內需、促消費也是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任務。圍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工作,北京提出“下大力氣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推進傳統商圈改造升級、建設國際消費體驗區等。江蘇提出加大文化旅游新消費業態培育和推廣力度,打造更多國貨“潮品”和全新消費場景……
2024年,中國各地正加速跑起來!(記者 汪文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