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發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新能源發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介紹國家電網經營區新能源發展情況,總結公司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工作成效,分析新能源發展形勢,發布服務新能源發展的國網行動和倡議,介紹深化電力市場建設有關情況。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作為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等決策部署,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引領帶動源網荷儲全環節綜合施策,全力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報告》詳細介紹了2023年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新能源發展情況,系統闡釋了國家電網公司服務新能源發展的履責意愿,從電源并網、電網建設、調度運行、市場交易、技術創新5個方面全面梳理了公司服務新能源發展的重點舉措和創新實踐,分析新能源發展形勢,并發布服務新能源發展的國網行動和倡議。
±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
2023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能源并網消納主要呈現四個特點:裝機規模再上新臺階,經營區全年新增風光新能源裝機容量2.26億千瓦,新增規模約為2023年底美國新能源累計裝機的80%、德國的1.5倍;分布式電源成為增長主體。累計新能源裝機達到8.7億千瓦,占電源總裝機的37.7%,同比提高6.1個百分點;電力電量屢創新高,全年新能源發電量1.2萬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16.9%,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新能源利用率97.4%,連續4年保持在97%以上。
2023年,國家電網公司綜合施策,從5方面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發揮電網平臺功能,做好并網服務。堅持“全網統籌、保量穩率”,積極推進新能源大基地建設,加快配套電網工程建設,科學服務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保障新能源“應并盡并、能并早并”。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為新能源場站提供線上服務。
加快電網建設,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持續加強新能源接網和送出工程建設,累計建成“19交16直”特高壓輸電工程;推進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滿足各類分布式電源并網和運行需要;加快推進調節能力建設,在運在建抽水蓄能裝機9404萬千瓦,服務煤電靈活性改造和新型儲能發展;積極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建設。
國網新源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
加強全網統一調度,提升系統消納水平。全力服務新能源建設投產、安全運行和高效利用,精心調度、度電必爭,持續加強全網統一調度,推進現貨和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強化極端天氣下新能源功率預測能力,充分發揮新能源保供增供作用,提升新能源主動支撐能力,為新能源高比例消納和電網安全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擴大市場交易規模,深挖新能源消納潛能。加快推動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完善市場規則和機制,強化中長期市場連續運營,擴大綠電綠證交易規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服務電力保供和轉型;服務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運行,更好適應新能源參與市場需要,積極開展風光水火打捆交易、發電權交易、新能源優先替代等多種交易,2023年新能源市場化交易電量5515億千瓦時,占新能源總發電量的45%。
山西晉城澤州北義城光伏發電場
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持續加強新能源技術創新,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攻關,加大新能源領域科技研發投入,組織開展163項科技項目研究;進一步推動完善新能源標準體系,主導制定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17項;積極參加國際國內交流,與各方共同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2024年上半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能源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高效消納的良好態勢。新增風光新能源裝機規模9615萬千瓦,同比增長18%;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4462萬千瓦,同比增長18%。新能源發電量73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8%。新能源利用率96.2%,繼續保持較高水平。
位于河北張家口的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
按照國家規劃,到2025年、2030年,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分別達到20%、25%左右,電源結構持續清潔化,新型電網建設加快推進,電力需求較快增長,儲能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政策機制和市場建設穩步推進。國家電網公司將堅決扛牢電網責任,統籌保供與轉型,推進大力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加強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加強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加強調節能力建設、加強電力調控體系建設、加強負荷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全社會節能提效、加強高水平科技創新、加強配套政策機制研究、加強統籌協調與管理創新10項工作,以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海外網、中國能源報、中國電力報、國家電網報等媒體記者參加發布會,國網發展部、宣傳部、國調中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工作情況。會前,媒體記者集體參觀“風光無限 網擎綠電”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服務新能源發展檔案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