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始,隨著延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部分新能源車企開始收緊優惠幅度,并紛紛發布漲價通知。不過,也有部分企業選擇“保價”,甚至為換取銷量而降價。新能源汽車新一輪價格戰悄然打響。
近日,吉利旗下幾何汽車宣布,由于補貼取消、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正式調整旗下各款產品官方指導價,上漲幅度在3000元-6000元不等。
2023年伊始,隨著延續了13年的新能源汽車“國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部分新能源車企開始收緊優惠幅度,并紛紛發布漲價通知。不過,也有部分企業選擇“保價”,甚至為換取銷量而降價。新能源汽車新一輪價格戰悄然打響。
車企爭相調價
近期,已有多家車企發布旗下新能源車型漲價通知。其中,比亞迪最先宣布漲價,于2022年年底發布調價正式公告,決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對相關車型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2000元-6000元不等。據悉,此次漲價已是比亞迪2022年以來第四次官宣調價。對于漲價原因,比亞迪此前表示,主要受到國家取消補貼政策、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
此后,長安、奇瑞、上汽、睿藍等車企也陸續官宣對旗下新能源車型上調價格,漲幅最高達9000元。不過,在諸多車企選擇漲價的同時,也有部分車企并未跟風。例如,小鵬汽車1月1日發布關于各車型2023年銷售價格說明稱,2023年其各車型全國建議零售價將保持與2022年底的綜合補貼后價格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甚至有個別車企反其道而行,選擇降價。1月6日,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旗下車型大幅降價。目前,Model 3起售價為22.99萬元,較此前下降3.6萬元;Model Y起售價為25.99萬元,較之前下降2.9萬元。
據悉,大幅降價使得特斯拉的二手車行情出現“倒掛”現象,并引起剛提車用戶的不滿。“12月底剛提的車,牌還沒上就虧了幾萬。”不少提車不久的特斯拉車主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吐槽。
記者就此事致電特斯拉中國,對方回應稱:“已經下單但是還沒有提車的用戶是可以享受低價的。但是,對于此前已經提車的車主,目前沒有制定相關的補償方案。”
車市內卷加劇
據了解,大部分官宣漲價的車企將調價原因歸咎于“國補”退出。“補貼退出,車企成本壓力進一步增加,調整價格也屬于正常的商業行為。后續行業應該不會迎來大規模的漲價潮。”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向記者表示。
“新能源車企相繼漲價主要與補貼退坡、芯片短缺有關。”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表示,“隨著特斯拉這種‘反向降價’的車企出現,后續想漲價的企業可能會重新斟酌考慮。”
崔東樹還表示:“特斯拉降價其實是其連續的行為,該公司從去年9月之后就開始促銷了。此次降價肯定會進一步刺激其銷量。”
有觀點認為,特斯拉的大幅降價或將進一步加劇國內新能源車市的“內卷”程度。對還未調價的車企來說,選擇跟進降價還是繼續觀望,成為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其實,其他車企現在按兵不動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不知道特斯拉下一步還會有什么動作。”曹鶴認為,“特斯拉目前面臨著內憂外患,此番高調降價主要還是想搶占市場。預計特斯拉后續肯定會更新換代,推新車型,或者繼續帶頭壓價,這對于一些車企來說還是很有殺傷力的。”
“特斯拉雖然銷量不及比亞迪,但具有品牌效應,確實有降價的實力。如果其他車企立刻跟進降價可能會加快丟失市場的速度。”曹鶴進一步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會緩下來,下游成本壓力更大了。新能源車企需要進一步從市場本身去搞好運營,從內部上搞好管理,提升技術水平。這樣也能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經營管理水平。”
新一輪淘汰賽來臨
總體來看,為應對補貼政策的退出,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大多選擇提價以保障利潤,而特斯拉等外資車企則選擇通過降價來提升市場份額。隨著“國補”退出,新能源汽車將逐漸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與燃油車展開正面交鋒。雖然多數車企及時采取了調價等應對措施,但整體成本壓力不容小覷。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將趨于白熱化,新一輪淘汰賽即將拉開帷幕。
“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后,市場銷量放緩,資源會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可能會淘汰一批處在邊緣的企業。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近兩年一些‘大干快上’的新能源車企會在今年面臨一些挑戰。”曹鶴指出。
在業內人士看來,補貼結束將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良性循環,此前依靠政策紅利在市場中“渾水摸魚”的車企勢必會逐步退場,而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穩步發展的企業才能扛住這波浪潮。“自主品牌最大的優勢就是低成本,如果成本優勢丟失就會很危險。未來需要進一步技術創新和降本。”崔東樹建議。
2023年新能源汽車將逐步進入拼成本時代,具有成本優勢的自主品牌將迎來發展機遇。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復盤新能源汽車歷史補貼政策,預計2023年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有限,未來行業電動化、智能化景氣向上的趨勢不變。整車端重點看好25萬元以上高價段的市場擴容和智能化的快速演進,以及混動車型在明年需求的爆發。產業鏈上,2023年是新增產能集中開始釋放的一年,行業或面臨競爭加劇。(記者 姚美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