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動車市場的價格戰、輿論戰正如火如荼的同時,國產新能源汽車廠商們已經在開辟第二戰場了。
8月10日,哪吒汽車宣布正式進入印尼市場,旗下三款車型哪吒 S、哪吒 U-II、哪吒 V 已經在印度尼西亞國際汽車展亮相。
而在去年已經進軍的泰國市場,哪吒汽車旗下的哪吒 V更是以2025臺的銷量,拿下了6月的純電動汽車“銷冠”。要知道在中國市場,哪吒V在6月也不過是賣了2268臺。
在東南亞市場掘金的不止是位于新勢力第二梯隊的哪吒。
今年6月底,埃安宣布正式進入泰國市場,計劃于今年內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且籌備本土化生產;而比亞迪的出口電動車賣遍東南亞之后,去年也宣布將在泰國建設東南亞的首家電動汽車工廠;2022年,“神車”五菱Air EV在印尼的銷量甚至占據了超過70%的電動車市場。
然而在“遍地黃金”的東南亞,國產新能源面臨的不止是蜂擁而上的同行,還有扎根數十年的日本車企,這場大戰的勝負仍未可知。
東南亞的錢太好賺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國產新能源正在集體攻占東南亞汽車市場。
以東南亞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泰國為例,2022年泰國純電動汽車的前五大車型中,中國汽車品牌占了四個席位,分別是長城汽車ORA Good Cat(歐拉好貓)、上汽MG EP、上汽MG ZS EV以及比亞迪的 ATTO 3(元 PLUS)。到今年一季度,比亞迪 ATTO 3(元 PLUS)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37.5%。
泰國6月份最新公布的純電動汽車銷量數據則顯示,前十名車型中有八款汽車為中國品牌——剩下的兩款是特斯拉。
至于早期布局印尼的五菱,旗下的五菱Air EV成為雅加達2022 G20峰會的官方用車合作伙伴,借著這股東風,去年在印尼已經收獲8000輛以上的銷量,在印尼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高達78%。
根據全球知名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已經占據了東南亞電動車市場75%的份額。報告表示,“中國汽車集團正在經歷快速增長,其在東南亞地區的市場份額已從一年前的38%增至近75%,超過了競爭對手”。
國產新能源車企得以“壟斷”東南亞電動車市場的原因,與特斯拉進入中國之初的情況很像——這是一個龐大而幾乎空白的市場。
所謂東南亞,以東南亞國家聯盟(下稱“東盟”)計算,總人口約6.64億,2021年的GDP總量約為3.3萬億美元,以單一實體論,已經是亞洲第三、全球第五的經濟體。其中最主要的6個國家分別是印尼、泰國、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
然而這個龐大的經濟體卻未能及時跟上新能源浪潮的發展。整個2022年,東南亞六大經濟體約300萬的汽車銷量中,僅有超5萬輛是新能源乘用車——大概是頭部國產新能源車企一個月的銷量。
這甚至導致了一個詭異的結果就是,國產新能源汽車搖身一變,成為了東南亞的“特斯拉”。
一方面,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汽車市場上的“高端產品”。譬如在印尼市場上,電動四輪車的車成本超過6億印尼盾(約合28萬人民幣),而燃油四輪車的成本大多低于3億印尼盾(約合14萬人民幣)。
另一方面,國產新能源也得以在東南亞實現了溢價。在印尼銷售的五菱Air EV的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43億、2.995億印尼盧比,折合成人民幣約為11.6萬、14.3萬。遠高于在中國5.78萬-6.98萬元的售價。
而在泰國銷量榜前列的NETA V(哪吒V),其泰國定價為76萬泰銖(折合人民幣約15.56萬元),國內售價為7.39萬元,溢價約110.6%。
不得不感嘆一聲,東南亞人民實在太實誠了。
中日大戰新能源
中國新能源勢力的大舉入侵,動了日系車企的奶酪。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line的數據,2022年泰國本土銷售約85萬輛汽車,其中銷量前十名的車企品牌,有八家都是日系車企。日系車企在泰國的市占率常年都在八成以上。
印尼也不例外。2022年,印尼汽車生產量為147.01萬輛,在東南亞僅次于泰國,是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在銷售方面,印尼汽車批發量達104.8萬輛,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其中日系車企占據了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
日系車企在新能源浪潮中有過一些動作。
2019年6月,印尼的促進汽車行業發展新方案公布之后不久,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就宣布與印尼方面達成協議,將會在未來四年投資20億美元,從開發混合動力汽車開始,投資電動汽車產業。
數個月后,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批準了豐田的一份生產計劃方案,其中指出豐田計劃于2023年1月之前在泰國啟動純電動汽車(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的生產。同時跟進的,還有本田、馬自達、三菱汽車等日系車企。
然而仍舊陶醉于燃油車時代的豐田們,顯然低估了東南亞市場對于電動車的熱情。
近幾年,東南亞各國都先后出臺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其中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國家則是泰國與印尼。
早在兩年以前,泰國政府公布“3030政策”,亦即在2025年時電動車銷量達到22.5萬輛,至2030年時達72.5萬輛,占其汽車產量的30%,最終在2035年實現100%電動化目標。
為此,泰國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從2022年開始可為消費者最多支付 15 萬泰銖 ( 約人民幣 3.1 萬元 ) 的純電動汽車銷售補貼。同時在2022年-2025年期間,泰國純電動汽車的消費稅從8%降至2%。
印尼則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一份促進汽車行業發展新方案,提出到2030年,電動汽車產量能夠占其整個汽車產量的四分之一,宣布將采取為電動汽車制造商和購買者減稅,降低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和原材料進口關稅,下調電動汽車行業增值稅等措施。當時甚至還表示要為電動汽車車主提供免費停車車位。
今年4月,印尼又再宣布,為進一步吸引投資、推動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要將電動汽車的增值稅從11%階段性下調至1%。
在政策的助推之下,國產新能源得以快速占領市場。
以目前增速最快的泰國為例。據泰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泰國純電動車銷量達13454輛,同比增長588.5%。而到了2023年,僅僅上半年泰國電動車總銷量已經超過3.17萬輛,其中比亞迪以1.12萬輛的銷量排名第一,哪吒以5955輛位列第二——這兩家車企才剛剛進入泰國不到一年。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從今年一季度開始,中國已經正式超越日本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市場。拉動增長的主力,是新能源汽車。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達53.4萬輛,同比增長1.6倍,已在乘用車出口量中占比已經達到30%。
國產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正是東南亞。根據海關數據,今年上半年僅是出口到泰國的電動汽車已經達到7.5萬輛,同比增長了216%。
日系車企工廠里的電動汽車還未投產,中國車企已然領先一步占據了市場,而一場更激烈的大戰,也已經正在路上。
金礦還是深淵?
如果單憑出口,一旦日企的工廠投產,日企在當地深耕多年的渠道、人力,都可能對國產新能源造成“降維”打擊。
國產新能源想要維持現有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壟斷”地位,必須走的路是本土化生產。
本土化生產最直接的影響是可以帶來成本優勢,同時也是當地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必要條件——譬如印尼的電動車補貼就要求本地生產,且40%的零部件需要在本地生產或采購;泰國的“3030政策”,則針對生產純電動車且投資額不低于50億泰銖(折合人民幣約10.38億元)的車企,將允許100%外資控股、可獲得永久所有權地契、免征最高8年的企業所得稅等等。
為此,中國車企已經紛紛在東南亞下了重注。
第一波投資來自是傳統車企。早早布局印尼的上汽通用五菱,投資7億美元的工廠于2017年就已經投產,同時還在當地投資建設了供應商園區,引入了國內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在印尼的生產本地化率超過40%。
早在2020年,長城汽車就收購了美國通用汽車泰國工廠,并投入人民幣46.73億元進行改建計劃,預計將于2024年啟動本地化生產。去年9月,長城汽車泰國羅勇新能源工廠第一萬輛新能源汽車宣布下線。
第二波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流車企。去年9月,比亞迪宣布將在泰國建立該公司首個東南亞組裝廠、也是其首個位于海外的電動乘用車生產廠,投資約人民幣36億元。該工廠預計年產能約15萬輛,2024年開始運營。
同年,比亞迪也宣布進入馬來西亞市場在當地推出ATTO 3。今年,比亞迪又證實在越南計劃籌建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工廠,投資額達2.5億美元。
今年3月,哪吒汽車與泰國BGAC公司合作的泰國生態智慧工廠奠基。按照計劃,雙方將共同投資建設現代化電動汽車組裝基地,該工廠是哪吒汽車首個海外工廠,建成后產能2萬臺/年,預計2024年1月底投產。
到今年6月,位于新能源汽車第一梯隊的廣汽埃安也加入了“下南洋”的序列,宣布將在今年內在泰國成立東南亞總部,同時籌備入泰車型的本地化生產。
但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仍然不容樂觀。
一方面是,東南亞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根據泰國汽車協會2022年的數據,當地電動汽車充電站數量僅900多個,且主要都分布曼谷及中部經濟發達地區,明顯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另一方面,東南亞目前仍以“低端市場”為主,無論是在泰國大賣的比亞迪 ATTO 3、哪吒V還是印尼爆款五菱Air EV,都不算是國內最主流的電動車型。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南亞國家的汽車出口均價分別為菲律賓0.7萬美元、泰國1.6萬美元、馬來西亞1.3萬美元、越南1.8萬美元;作為對比,2022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新能源車型的交付均價為17.56萬元(約合2.44萬美元)。
無論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還是消費者的培育,都需要長期的時間與資金投入。而根據目前的計劃,預計未來兩年內,國產新能源車企與日系車企的工廠都將陸續投產。如果東南亞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能保持這兩年的高速增長,這必然是一場拳拳到肉的大戰。
誰能在這場大戰中笑到最后,可能才會知道,東南亞究竟是一座金礦,還是一座深淵。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周刊《中日汽車之戰,爆發在泰國?》
品駕《五菱正在成為印尼的“特斯拉”》
36氪出海《頭部企業涌入,印尼正在成為車企世界工廠?》
來源:金角財經 作者:林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