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 影音-丁香最新网址-丁香五月综合缴清中文-丁香五月亚洲春色-v片在线播放-v片免费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閱讀

煤電轉型:五大發電集團各有哪些挑戰?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發布時間:2022-11-01 12:09:58  作者:張李琳 袁家海等

  根據以往煤電改造經驗來看,煤電改造任務的順利完成不能只單純依靠煤電企業,還需要政策、財政、金融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

  “雙碳”目標提出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綠色新型電力系統成為電力行業的首要任務。在高煤價、高環保成本、低利用小時數、低電價的多重壓力下,我國煤電經營環境發生變化,經濟性持續下降,傳統發電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五大發電集團作為我國煤電裝機主力和發電行業的龍頭企業,需要發揮好“排頭兵”的引領示范作用。然而在電煤緊張、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疫后用電需求提高等情況下,拉閘限電現象頻發,五大發電集團近中期內仍需適度發展煤電。在煤電大幅虧損的情況下,仍需承擔安全保供的社會責任與發展新能源,五大發電集團的轉型之路挑戰重重。為了深入剖析五大發電集團轉型面臨的困境,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五大發電集團的轉型環境進行梳理總結,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轉型對策。

轉型優勢

  規模優勢

  五大發電集團作為發電企業的主力先鋒隊,擁有龐大的發電資產規模和雄厚的資金力量。

  對標五大發電集團同其他13家國內外發電企業的裝機容量和資產總額(18家對標企業均為世界500強企業),五大發電集團裝機容量穩居前五位,資產總額排名前十位,對比同類企業規模優勢相對顯著,在經營生產維度處于領先位置,與國內同類企業拉開了較大差距。

  融資能力強

  國有企業一般擁有低成本的融資渠道,占據市場競爭中的融資優勢,通過金融業務發揮產融結合的效應,強化融資能力、拓寬融資渠道,通過資本運作支撐主業。五大發電集團現有的融資渠道主要包含自有金融產業和銀行合作。

  技術優勢

  五大發電集團在技術研發方面都有著較大的投入,其科研平臺總數領先于國內其他同類企業,擁有多個國家級研發平臺,牽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綜合技術水平較高,重點技術成就突出,眾多關鍵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和支持力量。

  政企合作經驗豐富

  電力行業受政府監管影響較大,大型發電企業由于其國有企業的屬性,在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關監管機構合作方面,擁有更加豐富的經驗。通過與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政府的支持下,根據地方優勢開發電力相關業務,推進項目落地,例如整縣光伏與新能源項目。公開信息顯示,首批開工的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中,華能集團19個項目進入項目清單,國家能源集團獲取項目1390萬千瓦。

轉型劣勢

  煤電資產份額高

  五大發電集團控股電力裝機占比較高,其煤電資產在發電企業當中同樣處于較高水平。2020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為124624萬千瓦,平均煤電裝機占比49.1%,而五大發電集團控股的煤電資產占比高達52%。而發電企業的煤電業務處于較為嚴重的虧損狀態,龐大的煤電資產份額對于企業轉型形成了較大的阻礙。

  對標國內“五大六小”電力央企,除國家電投外,五大發電集團煤電裝機占比顯著高于全國水平,面臨較大的碳排放考核壓力,國家電投煤電裝機占比略低,而三峽集團、中廣核、中國核工業和中節能等集團則是以水電、核電或者光伏等清潔能源為主,為綠色發電主體,無龐大的煤電資產困擾。

  機制靈活性不足

  目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已經進入收官階段,但是對于大型國有企業而言,由于其規模大、固有體制歷時長等,仍有許多歷史遺留問題亟待解決。五大發電集團作為大型國有發電企業,其規模體量較大,具有龐大的組織結構,實施集中式管控模式,同時具有嚴格的國有資產管理要求,涉及電力業務項目審核等運營管理的相關程序較為復雜繁瑣,導致決策反應時間相對較長,企業經營的靈活性不足。

  市場化服務經驗不足

  國際發電公司依靠其獨特的市場和監管環境,走向了以發電資產為基礎,整合配置形成面向客戶的區域化綜合能源平臺,關注發電資產、配電平臺和綜合能源服務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市場服務水平較高。在我國,多年以來發電企業一直對接電網,無需直接面對用戶,導致其市場服務意識不足。目前,五大發電集團仍然呈現以發電為主的發展格局,根據各自發展基礎和資源稟賦進行能源結構轉型,需要進一步積累市場服務經驗,對用戶直接提供電力業務相關服務。

轉型機遇

  政策部署引導企業低碳轉型

  “雙碳”目標下我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涵蓋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煤電轉型、電力市場提速、全國碳市場運行,以及財稅金融支持等。在煤電方面,2021年11月國家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2022年5月又增加1000億元再貸款資金,并通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注資100億元,支持煤電企業紓困和多發電,推動電煤保供和綠色低碳發展。

  能源技術創新推動低碳轉型

  能源低碳技術主要包括火電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核電技術、儲能技術等。煤電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在高參數、大容量高效清潔燃煤發電技術、火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燃煤與可再生能源耦合技術已進入試點試驗示范階段,CCUS技術各環節也已具備一定的研發與示范基礎。從“雙碳”目標提出至今,能源行業加快行動,攻關能源低碳關鍵技術,能源低碳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不斷涌現的科技成果將助力企業實現低碳轉型。

  數字化融合發展助力低碳轉型

  對于發電企業來說,數字化升級為其轉型賦能。一是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企業自身人、財、物三類數據的融合和價值發掘,實現經營管理方式轉變。二是有助于充分了解并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實現精準營銷。三是運用電力數據向消費者提供綜合服務,即除了電能服務之外的多種增值業務服務。四是創新分布式能源商業模式。大量分散的分布式發電單元通過大數據技術整合成虛擬電廠參與電力交易,不僅可以根據每一個發電單元的出力情況調整在市場中的報價策略,提高設備的發電效率,還可以調動火電等靈活性電源進行調峰調頻,深度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充分發揮虛擬電廠的效能。

轉型挑戰

  氣候目標要求與煤電高排放之間的矛盾

  全球氣候變暖及“雙碳”目標的提出為能源電力行業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倒逼發電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目前,我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約85%,其中電力碳排放占比達到40%左右。因此,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陣地,電力是主戰場,發電企業是主推手,五大發電集團作為我國發電龍頭企業更要發揮示范作用。

  2020年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和大唐集團供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均超過600克/千瓦時,未達到“十三五”時期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550克/千瓦時的目標,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道路上仍然面臨較大的挑戰。

  市場機制不完善與煤電生存訴求之間的矛盾

  電煤價格不協調,煤電經濟性下降。2021年9月以來,全國燃煤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動力煤價屢創歷史新高。五大發電集團2021年平均到廠標煤單價(含稅)每噸突破千元,電煤價格上漲導致企業凈利潤下滑。

  燃煤上網電價機制不完善,電廠收益難以保障。2021年的電價新政要求將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擴大為上下浮動原則上均不超過20%,高耗能企業市場交易電價不受上浮20%限制。但是,在高位運行的煤價下,目前的電價機制不足以保障電廠的基本收益。

  在此背景下,煤電企業的盈利空間受到高煤價、低電價的“兩頭擠壓”,伴隨著利用小時數不斷降低,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高質量轉型道路艱難。

  低碳轉型任務重與保供壓力大之間的矛盾

  2021年國家發改委召開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座談會,要求煤電機組應發盡發,壓實屬地責任和電力企業保供主體責任,加強資源統籌調度,全力保障火電機組高比例開機、高負荷出力。在此要求下,即使電煤價格不協調、煤電高漲,五大發電集團作為央企,必須形成高效運轉的能源保供調度和資金支持響應機制,千方百計尋找煤源、協調運力,不計代價采購電煤、補充庫存,全力以赴多發多供。此外,同年國資委發布《關于推進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到2025年,中央企業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取得明顯進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成為五大發電集團的核心任務,其能源結構調整迫在眉睫。煤電企業面臨著安全保供代價高與低碳轉型要求高的雙重壓力與矛盾。

  政策保障不足與煤電改造要求高之間的矛盾

  “雙碳”目標將倒逼煤電企業積極突破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轉型技術,創新供熱方式,推進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努力實現降耗減碳、節能提效;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將倒逼存量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應改盡改”。2022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動煤電機組實現全年改造規模超2.2億千瓦。同時,《“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也指出,力爭到2025年,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規模累計超過2億千瓦,重點對30萬千瓦及以下煤電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

  但根據以往煤電改造經驗來看,煤電改造任務的順利完成不能只單純依靠煤電企業,還需要政策、財政、金融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據中電聯統計,煤電靈活性改造單位千瓦調峰容量成本約在500~1500元,加上后期運維、煤耗等成本,若沒有合理的經濟回報,電廠難以承擔調峰損失。況且目前煤電企業普遍存在虧損大、高負債、現金流緊張等問題,顯然煤電企業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持煤電改造。近一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財政金融相關政策來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保障煤電穩定供應,但只是短期內的“應急之計”,從長遠來看,煤電體量較大、轉型升級過程漫長且資金需求高,煤電企業壓力大而動力不足。僅“十四五”時期的靈活性、供熱和清潔高效改造資金需求,就在5000~6000億元,若再加上耦合生物質改造和CCUS等改造,煤電轉型需要持續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國家亟需結合長期目標完善市場機制和相關政策保障體系,持續保障發電企業的平穩轉型。

五大發電集團轉型對策

  基于上述分析,結合五大發電集團的發展特點總結出如圖所示的SWOT分析矩陣與轉型對策。

  國家電投集團

  內部優勢大于劣勢,清潔能源占比最高,且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均衡,創新能力的不斷激發,也會帶來技術的快速提升;同時國家政策對低碳化、數字化等的大力支持,可使其克服煤電項目減排以及經濟性差的困難,所以國家電投集團應充分運用SO增長型戰略,積極把握自身在可再生能源規模上和光伏、核電等技術方面的優勢,增強可再生能源與煤電融合發展的能力,創新商業模式,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國家能源集團

  重組成立的國家能源集團優勢更加明顯,作為規模實力更強、協同優勢更為突出、產業結構更為合理的綜合性能源集團,在面臨煤電業務眾多挑戰時,應采取ST多元化戰略,發揮煤炭與煤電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效應,深化煤電一體化經營機制,進一步節約煤電經營成本;同時繼續發展CCUS等低碳減排技術,提質增效,將資金等資源投入向可再生能源發展傾斜,深化轉型。

  華能集團

  作為第四家擁有核電的集團,在煤電資產份額較高、商業模式創新有待加強的情況下,應采取ST多元化戰略,控制煤電規模,發揮資金優勢和火電技術儲備優勢,利用現存容量優勢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增加收益,推動多能互補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同時完善營銷機制,并以此為切入點之一,推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

  華電集團

  面對激烈的市場環境和低碳轉型政策要求,華電也應采取ST多元化戰略進行轉型,有序發展煤炭和煤電,因地制宜發展熱電聯產;發揮水電技術開發優勢,推動風、光、水、儲一體化綜合能源基地建設;利用融資優勢解決大力發展新能源資金緊缺問題;利用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方面的積累逐步實現智能化和集約化管理,為轉型助力;同時固化天然氣和分布式能源發展經驗,強化多能聯供等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發展。

  大唐集團

  面對內部火電比例較高、火電廠經營不善、煤化工業務虧損等多重壓力和挑戰,大唐集團近年來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大唐集團需采取WO扭轉型戰略,積極推動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增動力、強活力,扭轉粗放發展方式,加強煤電與其他業務協同發展,實現煤電低碳轉型,利用有限的資源積極發展新能源業務,實現經營發展全面轉好的根本性轉變。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2年9期,作者張李琳、袁家海供職于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黃輝、王楊供職于自然資源保護協會。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西和县| 平武县| 齐河县| 崇信县| 于都县| 潮安县| 乌恰县| 洛南县| 绥宁县| 桑植县| 清镇市| 吐鲁番市| 望奎县| 上饶市| 长宁区| 南宁市| 砀山县| 肥东县| 前郭尔| 兴山县| 千阳县| 鄱阳县| 黑龙江省| 南陵县| 台江县| 德惠市| 新河县| 北宁市| 和林格尔县| 夏河县| 瑞金市| 津市市| 永定县| 淅川县| 航空| 防城港市| 株洲县| 苏尼特右旗| 青阳县|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