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新中國“貧油”帽子、創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穩產奇跡……近日,我國陸上最大油田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突破25億噸,占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36%。60多年來,大慶油田形成了世界領先的陸相砂巖油田開發技術,不斷進行著端牢能源飯碗的新實踐。
老油田仍在創造新奇跡
松嫩平原,1205鉆井隊高聳的井架,“鐵人隊伍永向前”幾個大字引人注目。1205鉆井隊是鐵人王進喜帶過的隊伍。“老隊長的‘鐵’作風激勵我們打好每一口井。”1205鉆井隊隊長張晶說。
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以來,為中國經濟巨輪提供了澎湃動能。把25億噸原油用60噸油罐車裝滿,可繞赤道15.6圈。
時光倒流,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東北發現大油田。時值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前夕,大慶油田因此得名。
“北風當電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干!干!干!”鐵人的詩是那場氣吞山河石油大會戰的生動注腳。數萬人的會戰大軍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一舉讓新中國甩掉了“貧油”帽子,鐵人用身體攪拌泥漿阻止井噴的畫面定格在幾代中國人記憶里。
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原油首次躍升至5000萬噸。對照當時世界同類油田開發,短則穩產3年至5年,長則10年至12年。
大慶油田能穩產多久?
大慶油田首席技術專家伍曉林說,1976年到2002年,大慶油田實現原油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穩產,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跡。
2003年至今,大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始終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老油田仍然發揮著能源安全“頂梁柱”作用。
科技自強握緊主動權
“中國人開發不了這樣復雜的大油田。”石油會戰初期,一些國外專家斷言。60多年來,大慶油田人以“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踐行科技自立自強,創造了世界領先的陸相砂巖油田開發技術。
通常把利用油層能量形成的自噴采油稱為一次采油,二次采油通過注水將油“擠”出來,三次采油依靠化學劑把油“洗”出來。隨著油田持續開發,開采對象發生很大變化。
開發初期,大慶油田采用國外技術,采收率一度不到5%。“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大膽質疑,提出“非均質”開發理論和“高效注水開采”方法,極大提升二次采油技術,為油田實現年產5000萬噸原油奠定基礎。2019年王啟民獲得“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20世紀90年代末,面對三次采油技術被“卡脖子”,伍曉林帶領團隊奮力攻關,歷經5600多次試驗打破壟斷,大慶油田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術基礎上提高14至20個百分點。2021年,大慶油田非常規油氣資源又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杰成說,大慶油田的發展史是自立自強的科技進步史。幾代石油人接續奮斗,3次問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累計取得科技成果11000余項,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生產基地。
如今,更加前沿的四次采油技術已在大慶油田實現地質認識、驅油機理等多方面突破。
“鐵人”從未走遠
一次次突破的背后,是“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生動寫照。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被首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以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戰天斗地,“鐵人”兩個字成為中國人自豪感、自信心的響亮表達。“大國工匠”獲得者、大慶油田采油工人劉麗說,時代在變,大慶石油人“我為祖國獻石油”的精神信念始終沒變。
面對國外質疑,年輕時的王啟民不信邪,幾個人寫了一副對聯——“莫看毛頭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橫批“闖將在此”。“闖中有馬,我們把‘馬’字寫得大大的,突破了‘門’框。”王啟民說,一定要闖出天下一流的開發路子來。
大慶第三代鐵人李新民“把井打到國外去”。“井打到哪里,鐵人精神就帶到哪里。人走到哪里,大慶精神就傳播到哪里。”李新民說。大慶油田海外市場已拓展至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三老四嚴”發源地、采油一廠第三作業區中四采油隊黨支部書記王天祎說,會戰時形成的“三老四嚴”,現在仍是大慶石油人恪守的鐵律。
“25億噸是大慶油田奮進路上的重要坐標,更是邁向世界一流現代化百年油田的新起點。”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慶油田黨委書記朱國文說。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熊言豪、管建濤、強勇、王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