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化改革開放有關工作情況。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濟體制改革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全方位展開、系統性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主要成就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市場主體活力有效激發。國資國企改革完成頂層設計,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經濟穩健發展,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不斷健全。重點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民營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過去10年,民營企業數量從1085萬戶增長到4457萬戶,翻了兩番。
二是市場體系建設持續完善。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出臺實施,組織開展6批次中國營商環境評價,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構建立法、執法、司法全方位產權保護制度體系,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快完善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的要素市場制度,形成了強大國內市場。
三是宏觀經濟治理改革取得新成就。以國家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就業、產業、投資、消費、環保、區域等政策協同發力的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持續創新,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相機調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等更加靈活有效,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四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持續深化。推動出臺政府投資條例,健全投資管理制度體系,協調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進一步完善“X+1+X”的油氣市場體系。大力推進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價格機制改革,最大限度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強化壟斷行業價格監管,加強重要民生商品、大宗商品價格調控,有效應對國際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和國內疫情散發、異常天氣等影響,保持物價總水平平穩運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企業穩步“走出去”,境外投資發展邁上新臺階,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培育。
一是利用外資水平不斷提高。持續推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一批重大外資項目相繼投產擴能,吸引外資規模屢創歷史新高。截至2021年底,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6萬億美元。同時,支持企業合理使用國際資金,有力支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企業“走出去”邁出堅實步伐。完善企業境外投資管理和服務,境外投資便利化水平明顯提高,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不斷加強。境外中資企業從2012年末近2.2萬家增長到超過4.5萬家,境外投資存量從2012年末0.5萬億美元增長到超過2.7萬億美元,促進了我國與東道國互利共贏。
三是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構建。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實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順利起步。全面建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并覆蓋全國所有口岸,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是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以規則標準“軟聯通”為重要支撐,以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為重要基礎,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提高了國內各區域開放水平,拓展了對外開放領域,推動了制度型開放,構建了廣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現了同共建國家的互利共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