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上指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氣、電力產供銷體系,提升能源儲備能力。”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除了加大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力度之外,還增加了“六保”分別是:
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
一個月后,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了能源安全,足見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把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安全保證的風向標,說明政府將在能源結構調整、能源安全與長期可持續發展方面提供強大的動力。而發展新能源應成為能源安全戰略的重中之重。我國應制定近期的能源穩定策略與中長期的能源安全保障戰略。”
當前世界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對全球多元化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世界正在經歷著第四次石油危機,如何在錯綜復雜的新形勢下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
曹仁賢指出:“傳統意義上的能源安全包括保證煤炭供應、油氣儲備,通過進口儲備和國內連貫生產,確保產能和供應安全。但這種安全是被動的,易受外界因素影響。”他提出,國家應通過優化能源結構,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受外部干擾、不存在斷供之憂的可再生能源,來實現能源的主動安全。能源獨立的實現,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通過新能源與化石能源協同,提高化石能源和電網的靈活性,逐步走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先進能源體系。
曹仁賢認為,每一次石油危機對能源安全造成沖擊的同時也會孕育新的機遇,例如中美等國對于新能源的研究就始于石油危機。而目前的國際形勢則會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氫能的加速發展。“可再生能源、氫和電能將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將給能源保障提供巨大動力,最終通過可再生能源普及,逐步消除外部油氣依賴,減少外部進口,最終實現我國能源的完全獨立與安全。”
2019年,我國清潔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已經達到了15.3%,隨著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成本降低,這一比例將會繼續上升。曹仁賢指出,現階段新能源作為化石能源的有效補充,減輕了能源進口壓力,改善了能源結構,大幅減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為中國實現巴黎氣候大會承諾打好基礎。
在今年的兩會建議上,曹仁賢呼吁我國應與時俱進,秉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2030年的清潔能源裝機占比目標。
“目前還有很多人認為風電、光伏是垃圾能源,實際上這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曹仁賢說,“經過多年創新發展,光伏發電已經具備削峰和儲能等手段,風能自身也具備一定的調節能力,電能質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從電力穩定的角度來看,未來由高比例新能源構成的新型電網是安全的;同時從能源保障的角度看,新能源也是最安全的,我們根本不需要外部的能源供給。”
“價格低廉”、“穩定供給”、“清潔環保”是人類社會對能源的基本要求,過去也被稱為能源“不可能三角”。專家們認為任何一種能源只能具備一到兩種優勢,如火電價格低廉,供應穩定,但對環境影響較大,太陽能和風能都被認為昂貴又不穩定。對此曹仁賢有不同觀點:“一直以來光伏被認為是價格高昂的能源,但近期中東2GW的光伏項目度電價格已到1毛人民幣,在很多場合可再生能源經濟性已經遠超化石能源,也為我們可再生能源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可再生能源制氫、儲氫技術與產業的成熟完善,可再生能源即使不考慮清潔環保的優勢,也完全可以同化石能源競爭。”他認為可再生能源即將把能源“不可能三角”變為“可能三角”,成為最安全、最環保、最經濟、最便利的能源,在實現能源安全的同時實現氣候安全和經濟安全。
“很多人總認為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為時尚早。”曹仁賢說,“但儲能和電動汽車領域在五年內,氫能在十年之內都會有大幅進步,加上已經接近平價上網的光伏和風電,完全可以加速化石燃料的替代進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