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亨通集團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圍繞服務“雙碳”目標、推動綠色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議。記者就此對他進行了采訪。
記者:今年您帶來了關于支持江蘇加快區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實踐的建議。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新能源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崔根良:推進能源清潔低碳綠色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從全球范圍看,目前再生能源消費在能源總消費中占比還不到30%,我認為這一比例未來還將持續提升。對我國來說,包括海上風電在內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將大規模增長,新能源消費欣欣向榮,新能源發展前景廣闊。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給新能源產業帶來了新的a發展機遇。但客觀地說,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我認為,應當探索構建從電源側到用電側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進一步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
記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在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方面,您有何建議?
崔根良: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需要以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基礎支撐,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產業化發展,打造一個堅強可靠、綠色智能的輸電網絡。我認為,促進源網荷儲各環節協調聯動、和諧發展,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至關重要。
拿我們江蘇舉例,江蘇是一個經濟大省、制造業強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近幾年,江蘇電網越來越堅強可靠,江蘇新能源發展勢頭良好,智慧用能水平持續提升。
基于江蘇能源資源稟賦、碳減排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我建議加強江蘇區域新型電力系統頂層設計,形成源網荷儲統一規劃、協調運營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大力開發沿海可再生能源資源,針對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和集中式、分布式光伏建設等情況,選取條件成熟的典型市縣作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先導區,加快地市層面試點建設;加大區域間清潔能源項目合作力度,著力打造安全可靠與經濟高效相互協調、清潔主導與多能互補相互依托、集群集中與分散分布相互支撐的能源供給網絡。
記者:當前,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正支撐“數字中國”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您認為數字技術在推動能源轉型中將發揮什么作用?
崔根良:當前,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與能源電力上下游產業鏈深度融合,貫穿能源電力生產、傳輸、存儲、交易、運維、消費等各環節。這將催生出許多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技術和管理創新,進一步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實現能源精準生產、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同時,借助能量存儲技術、能量收集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我們或將有效解決優質能源短缺、部分能源開發利用清潔化程度低和新能源供應不穩定等一系列問題,促進新能源的持續開發利用,進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能源結構調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記者: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領域。在深化國際能源合作方面,您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崔根良:全球范圍各國之間,能源供需分布不均衡還是很普遍的,能源領域的供需互補就為能源國際合作創造了條件。能源設施是“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重要發展基礎,特別是低碳、綠色、清潔能源項目,如特高壓、光伏和風電等更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點內容。國家電網的能源國際合作始終走在世界前列,如建設運營的巴西美麗山特高壓輸電項目,保障了巴西電力供應,支持了巴西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我國能源電力行業“走出去”的名片。亨通集團作為民營企業,在國際能源合作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葡萄牙承建了全球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工程系統,這是我國企業首次打開歐洲海洋市場的工程,引領海上風電由近海向深海發展的方向,為全球能源國際合作提供了中國方案,為中國贏得了世界聲譽。希望我國有更多能源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參與全球及“一帶一路”的國際能源合作。( 李婕茜 周瑾 吳幗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