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交所主板迎來一位光伏行業新面孔——永臻股份。
公司上市前夕,永臻股份董事長汪獻利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記者了解到,汪獻利除了是上市公司永臻股份的掌門人之外,還是一位馬拉松跑者。“馬拉松是一場比賽,而做企業是一場接一場的馬拉松。”汪獻利表示,馬拉松的堅韌與自律,已經融入永臻股份的發展理念中。
永臻股份創辦十余年來,一次次穿越光伏周期與企業發展的轉折期,奔跑在沒有終點的綠色能源之路上。2021年至2023年,受益于光伏產業增長以及公司適時的擴產計劃,永臻股份扣非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0.70%。
緊跟大客戶需求 成就光伏邊框頭部企業
汪獻利介紹,永臻股份是一家專注于綠色能源結構材料的企業,目前主要服務于光伏行業。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光伏鋁邊框,同時公司也沿著光伏產業鏈布局了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光伏支架產品等。目前永臻股份共有五個生產基地,總部位于江蘇常州,其他的生產基地分布在安徽滁州、安徽蕪湖、遼寧營口以及東南亞的越南。
據永臻股份招股說明書,2023年,公司在光伏邊框行業的市場占有率為10.73%,處于行業前列。公司客戶包括晶科能源、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阿特斯等頭部光伏組件生產企業。
汪獻利認為,光伏邊框產品作為一種結構材料,不受光伏電池技術路線迭代的影響,它有自身獨立的迭代邏輯。在光伏邊框領域,創新主要發生在材料和結構兩個方面。材料方面,永臻股份主導了行業從6063型號的合金開發轉向6005型號的過程,這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技術實力。結構方面,永臻股份于2018年研發了55度邊框,實現了節省材料用量、增加邊框載荷能力的雙重改進。
“由于光伏行業是典型的成本驅動型行業,我們與客戶一起圍繞降成本、提高材料性能做了大量工作。總體上,永臻股份創辦以來十分注重圍繞客戶需求進行開發,技術創新是公司發展的主要動力。”汪獻利說。
順勢適度擴產 抓住行業增長機遇
2021年至2023年,光伏行業曾出現一輪迅猛的增長,永臻股份也乘勢實現了快速成長,扣非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00.70%。
就過去數年的增長動能,汪獻利分析道,那幾年光伏行業每年增速高達50%左右,巨大的市場增量為永臻股份帶來了發展機會。永臻股份在這個過程中適度擴充產能,于2016年建設常州基地,2019年開始建設安徽滁州基地,2023年開始建設安徽蕪湖基地,生產能力的提升推動了公司業績的自然增長。
那么,這樣的增長是否可以持續?汪獻利表示,預計未來幾年光伏行業的增速每年20%至30%。到2030年,市場可能較現在實現倍增。在這樣的市場增量下,公司在安徽蕪湖、越南的生產基地投產后可對供應形成更好支撐,預計永臻股份還能保持較好的增長速度。
永臻股份首發募集資金13.85億元,扣除相關費用后,資金將投向安徽蕪湖生產基地“鋁合金光伏邊框支架與儲能電池托盤項目一期光伏邊框工程”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該基地目前已基本建設完成,進入試生產階段。蕪湖基地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預計蕪湖工廠產能釋放后,公司將形成較大的成本優勢,為光伏產業降成本作出更多貢獻。
汪獻利介紹,越南生產基地是公司邁向海外的第一步,該生產基地同樣擁有類似于蕪湖基地一樣的高度自動化生產能力。“越南曾經是光伏行業走向海外的‘橋頭堡’,很多光伏企業已經在那里建有產能,有一定產業基礎。我們到當地后,得到了很多產業界朋友的支持和幫助。”汪獻利表示,大型光伏企業的率先出海有力帶動了像永臻股份這樣的鏈上企業揚帆出海。
以運動感悟生命 將馬拉松精神融入企業
汪獻利出生于安徽。上世紀90年代,他開始離家打工,在江蘇省蘇州市的一家模具廠做學徒。汪獻利掌握了做模具的技術知識,并在2000年左右創辦了一家小型模具廠。當時,這家模具廠為遼寧地區的鋁材企業提供模具。
在經營模具廠的過程中,汪獻利發現光伏行業對鋁邊框的需求在逐年增加,是一個商業機會。于是,2009年他又在遼寧營口開辦了一家鋁材廠,該鋁材廠服務于彼時位于河北的某光伏龍頭企業。直至2014年,公司的大客戶都是這家龍頭企業。
2014年是光伏行業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汪獻利心中永臻股份的重要轉折點。那時光伏行業進入低谷期。汪獻利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抱定服務龍頭企業的理念,下決心將光伏邊框產能轉移到了光伏龍頭聚集的長三角地區。隨著行業的復蘇,永臻股份2016年起開始主要在長三角地區布局產能。
回顧這些年的創業歷程,汪獻利告訴記者,他堅守的一大理念是堅韌,堅韌也是永臻股份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在行業困難時期,堅韌的精神支撐著我們。”
馬拉松運動同樣是堅韌精神的典型體現。汪獻利說:“跑馬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們不斷地去克服困難,就會跑得更遠,跑得更好。我經常與行業中的朋友講,做企業就像跑馬拉松一樣,甚至超越馬拉松。因為馬拉松只是一場比賽,而做企業是一場接一場的馬拉松。跑完這一場,還有另外一場在等著我們,沒有終點。”
面向未來,汪獻利希望公司專注在“綠色能源結構材料”這條賽道上跑下去,致力于成為行業領導者。(上海證券報 王玉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