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和寧德時代在甜蜜的“520”節日里,傳出了牽手成功的消息。
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從市場獲悉,由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小米汽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北汽海藍芯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海藍芯”)、北京京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京能科技”)共同持股的北京時代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時代動力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專注于電池業務。
在當前電池產能過剩的市場環境下,這些行業內的頭部企業選擇了在攜手并進中逆流而上,這一做法證明了他們面對市場現狀的務實態度與策略調整,也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思考。
01 市場看好合體新動作
北京時代動力公司的序幕在今年早春時節便已悄然拉開。
3月9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為保障動力電池穩定供應,支持產業發展需要,計劃與北汽產投、北京海納川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北汽海藍芯。該平臺公司將與寧德時代、京能科技及小米汽車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
據上述公告顯示,合資公司成立后,將在北京投資建設電芯智能制造工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其中,寧德時代出資51000萬元,占比51%;北汽海藍芯緊隨其后貢獻39000萬元,占比39%;京能科技和小米汽車則各自注入5000萬元,分別占比5%。
就合作建立電池公司方面,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與小米集團、寧德時代進行聯系,截至發稿,對方未予回應。
此次頭部企業的攜手,將包含對電池包的最小單元電芯的研發。在電動車電池技術的核心領域,動力電池的裝配通常遵循“電芯—模組—電池包”這一層級分明的模式。這一模式從基礎單元電芯開始,通過多個電芯的集成組成模組,再將模組裝配進由橫梁、縱梁構成的外殼上,最終構建成完整的電池包。
與此同時,北京時代動力的兩大投資方——小米汽車與寧德時代,在電池包技術方面已取得了成果——聯手打造了800V電池包。據小米創始人雷軍介紹,這款電池包經過了全球最嚴苛的電池安全測試,包括超過1050項安全測試驗證,20倍國家標準測試項目數。
小米汽車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不僅在研發方面,更是產品供應層面的搭檔,其SU7 Pro版搭載了寧德時代神行電池,續航里程達830km,容量為94.3kW,15分鐘可補能350km。而SU7 Max版則搭載了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容量可達 101kW,支持800V超級快充技術,15分鐘可補能510km。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采訪時指出,當前電池頭部企業和整車頭部企業之間的合作已成為保障市場穩定和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這種合作模式為小米汽車在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中增添了籌碼。
北京時代動力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小米汽車與寧德時代等行業巨頭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深度合作進入新階段,這一合作也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從市場反應來看,小米集團(01810.HK)和寧德時代(300750.SZ)的股價均有所上漲。
萬得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收盤,小米集團報19.44港元,較前一日上漲0.73%,總市值達到4851億港元。寧德時代報204.89元人民幣,較前一日上漲1.65%,總市值達到9013億人民幣。
摩根大通更是對小米集團寄予了期望,于5月21日盤后,宣布將小米集團的港股目標價由21港元調升14%至24港元,并表示小米集團核心業務的毛利率有望保持韌性,且電動車業務料加快發展,上調今明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分別約14%和2%。
02在產能過剩中逆流而上
其實,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喧囂中,一場關乎電池產能的較量正在上演。崔東樹表示,目前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電池產能是相對過剩的。
據SMM數據,按照當前4月份已經實際落地的電池產能來算,預計2024年國內鋰電池年化產能在1976GWh左右。然而,考慮到4月中國鋰電池產量94.88GWh的情況,SMM預計2024年國內鋰電池年化產量在1138.56GWh,年化產能利用率僅為57.62%。這無疑揭示了電池產能過剩的現實。
此外,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業績數據,更是進一步佐證了市場的“擁擠”情況。寧德時代電池系統產能利用率從2022年的83.4%到2023年上半年的60.5%,再到第三季度回升至70%,其電池系統產能利用率一直未能回歸高位。
在這樣的背景下,工信部于今年5月8日公開征求對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及公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旨在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面對這樣的產業環境,北京時代動力公司的成立顯得尤為引人注目。為何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仍有企業逆流而上?事實上,這一舉措并非無的放矢。
近年來,不少車企涉足電池領域,力求爭奪對電池的話語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發出“我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的感嘆,直指電池成本在整車制造成本中占據的顯著比例。而后,廣汽于2022年10月成立了因湃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勢力車企中,蔚來汽車于去年10月投資20億成立了電池公司,繼續加大邁入電池領域的步伐。
作為后起之秀的小米汽車,在前人蹚路后,自然更能意識到電池的重要性。雷軍曾在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表示,電池是純電車的基石,是核心部件,成本占到整車的40%—50%,并且影響著車輛的續航、安全和操控性能。
為此,小米汽車在自研核心技術中,將自研電池技術列為一大重點。目前SU7 Max 所搭載的電池便采用了小米自研的CTB一體化電池技術,既節約車內空間又保障電池安全。
5月15日,雷軍在社交軟件上宣布,小米汽車已交付1萬輛,并表示正在全力擴產,保證今年內至少交付10萬輛新車。要實現這一目標,供應鏈的穩定至關重要,而合資一家電池公司或是自身電池供應的有力保證。
中歐協會智能網聯汽車秘書長林示告訴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目前整車企業與電池廠商建立合資公司的案例比比皆是。整車企業與電池公司進行強綁定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維持供應鏈的穩定和形成更好的適配關系。”
對于寧德時代而言,此次在京建廠不僅是其完善生產布局、靠近北方市場的重要一步,也是其綁定整車企業、確保市場份額的關鍵舉措。“目前電池產業競爭相對比較嚴峻,寧德時代綁定小米汽車對其發展很重要。”崔東樹說道。
寧德時代的在京客戶除了小米汽車外,還有北汽這一老客戶。寧德時代是極狐汽車的主要電池供應商,雙方合作始于2010年,在電芯、模組、電池系統三大層面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另外,理想汽車的第一款純電MPV車型—理想MEGA,也是搭載寧德時代麒麟電池。
寧德時代為了能和車企強綁定、就近送,在新工廠的選址上也是下了功夫。北京時代動力的地址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永昌北路,距離小米汽車工廠僅8.5公里,距離北汽藍谷2.3公里。
如今路已鋪好,至于此次合作是否真正做到了“強強聯合”,新工廠電池的產能和質量如何,則要交給未來市場來驗證了。
中時財經 作者:邸睿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