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不少家長可能會想到帶孩子逛博物館、美術館,但參觀核電站恐怕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近日,國資委旗下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推出了參觀預約系統,歡迎訪客預約參觀旗下的九座核電站。這是中國工業旅游經濟發展到新階段——新能源工業旅游經濟形態下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工業旅游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次新穎嘗試。
其實,較之傳統旅游經濟中的“游山玩水”型自然風光項目和“人文薈萃”型探古訪今項目,工業旅游本身是一種相對小眾的旅游經濟形式,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典型案例包括以小作坊式制作木鞋知名的荷蘭小鎮代爾夫特,位于德國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采用“大型工業企業博物館+工廠參觀”模式的大眾汽車博物館。館內不僅展出大眾汽車的全系列經典車型,還陳列了汽車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歷史文獻,是德國最負盛名的博物館之一。在國內,北京“798”文創園區、上海濱江工業遺產帶以及1933老場坊等工業旅游示范點等,都是中國工業旅游經濟發展的堅實腳印。
如今,中國新能源工業旅游經濟的時代風口正在浮現。以中廣核為代表的中國核電站正以清晰、完整的旅游規劃,在更大規模面向普通公眾打開文旅大門。例如,中廣核發布的全國核電行業首份工業旅游白皮書中包含了中廣核九大核電基地的工業旅游路線圖,并整合了核電基地周邊的特色旅游景點,成為面向公眾的一站式核電工業旅游指南。這不僅揭開了核電站神秘面紗的一角,調動起游客好奇心,還大大提升了核電站所在城市的文旅知名度。在中廣核“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現場,廣東深圳、惠州,以及遼寧大連、廣西防城港、福建寧德、浙江溫州等核電基地所在市、縣集體“亮相”,各家核電與地方文旅的“首發團”更是賺足了公眾注意力,讓“核工業游”成為開展旅游宣傳的重要抓手之一。
其實,不僅是核電項目,放眼陸基或海上風能、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甚至地熱能源工業等等領域,只要眼光獨到、善于策劃、開放有序,輔以各方的緊密配合,實現工業生產和屬地文旅產業間相輔相成并非難事。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世界聞名的大背景下,普通游客對這方面的了解其實并不具體、不充分,這恰恰是新能源工業旅游興盛的“起點”。以新能源工業旅游為抓手,帶動屬地社會經濟發展,是新能源工業在制造業之外的又一新的貢獻,具體有三方面優點:
首先,類似于科幻電影,新能源工業代表的前沿科技成果能對一般游客帶來強烈震撼。在民眾與高新科技產業間往往隔了一層窗戶紙,人們大多會使用科技產品,但很少有人熟知它們的運作原理,更無從知曉驅動它們的能源從何而來。而新能源文旅項目一來可以通過實地參觀、科普滿足公眾的好奇心,二來可以用規模龐大的設備、尖端的科技和親眼目睹的臨場感給游客以工業科技震撼,還能通過定制化工業旅游線路使新能源理念扎根,一舉多得。
其次,新能源工業和屬地經濟社會發展將得以加強溝通、共同成長。長期以來,產城如何融合是各類城市、城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爭論點。工業經濟集中化發展往往容易“大院高墻”,有些國家布點的產業因安全、環境等種種需要,較少與屬地經濟社會發展關聯,這是一種顯性城市經濟問題。通過新能源工業旅游,工業方與屬地不斷協商合作,以自身為核心景點打造特色工業旅游線路,也是努力成為當地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屬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這將加強工業與屬地的融合程度,構建二者更緊密的共生關系。
最后,新能源工業旅游經濟發展彰顯著大國自信,鼓舞民眾的民族自豪感。中國是聯合國標準下世界上工業門類最為齊全的國家,新能源工業則是布局未來的產業。中國的新能源工業旅游可以產生世界級的影響力,在條件更加完善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向全球訪客發出中國新能源工業旅游的邀請,也是一種歷史機遇和時代賦予中國的大國使命。隨著“免簽”政策的持續擴大,未來定會有更多訪客通過新能源工業旅游,更好地了解中國國情、感知中國理念、認同中國發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