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迎來高速發展期。近期國內政策持續發力,我們根據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出臺的省級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統計,預計到2025 年,我國將建設加氫站超 1000 座(截止 2023 年底為407座)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超過 11萬輛( 截止2022 年底為 12,682輛 ),氫能總產值近萬億元。
氫能產業鏈較長,建議關注各環節設備投資機會。制氫端建議關注提純設備(包括PSA裝置、深冷分離裝置) 碳捕集設備( 二氧化碳壓縮機)以及電解槽;儲運及加注端建議關注高壓儲氫瓶及閥門、壓縮機、氫液化裝置以及加氫站集成設備;用氫端建議關注燃料電池及氫燃氣輪機。
原因及邏輯
遠期來看,氫能作為清潔能源,在碳中和愿景下存在較大發展潛力。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預計到 2050 年全球對氫氣的需求量將達到 6.6 億噸,其中中國約為 1.95億噸(2022 年產量為 3533 萬噸),全球綠氫占比將達到 60-80%。
氫能當前發展瓶頸在于成本較高,包括氫價與燃料電池汽車。設備是氫能產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關鍵環節之一。從成本占比看,根據我們測算,綠氫項目總投資中電解槽約占 24%(以大安風光制氫項目為例);根據《外供氫與現場制氫加氫站的氫氣成本分析》及能景研究數據,加氫站投資總額中設備約占71%,其中壓縮機占30%,氫能重卡中燃料電池系統約占 52%。相關政策出臺將催化如氫氣壓縮機、燃料電池等設備需求實現規模效應,從而進一步完成設備降本路線,助力氫能產業實現快速增長的節點。
有別于大眾的認識
1)市場認為氫能發展距離達到經濟性拐點尚遠。但我們認為:政策推動效力強勁氫能經濟性已初步顯現。2024年3月起,山東省對本省高速公路安裝 ETC 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免收高速通行費,我們據此測算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望降低 31.5%從而具備對純電動重卡及燃油重卡的競爭優勢。
2)市場認為目前氫能行業發展處于早期,相關公司氫能相關收入絕對額較小。但我們認為:產業快速增長將帶來巨大市場空間,相關公司收入彈性較大。此外,率先布局氫能產業的公司具備先發優勢,在行業迎來增長機遇時有望率先受益。
本期投資提示:
氫能產業發展提速,設備端有望優先受益。
1)氫氣作為清潔能源,在碳中和愿景下需求較大: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預計到2050 年全球氫氣需求量將達到6.6 億噸,其中中國約為1.95 億噸(2022 年僅0.35 億噸)。
2)設備降本是氫能突圍的關鍵之一:當前氫能產業受成本制約,在無補貼情況下,氫價及燃料電池汽車成本高于鋰電及燃油車,其中設備在各環節中占比較高(根據我們測算,大安風光制氫項目中電解槽占總投資成本24%;加氫站建設中設備成本占比71%;氫能重卡中燃料電池成本占比52%);因此通過政策推動及產業端的規模效應實現設備降本,是氫能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產業突破的關鍵;
3)央地出臺多項政策推動氫能行業發展,按地方目標統計,至2025 年全國將建成加氫站超1000 座,燃料電池汽車超11 萬輛,加氫站設備、燃料電池等迎來投資機會。
制氫端:綠氫潛力巨大,電解槽為核心設備。
1)灰氫:化石能源制氫設備拓展過程中,主要受益方為提純設備,包括PSA 裝置(昊華科技)、深冷分離(杭氧股份、中泰股份);
2)藍氫:在化石能源制氫基礎上增添碳捕集設備,至2025 年需增設年捕集量2000 萬噸的CCUS 設備,核心動力裝置為螺桿壓縮機,廠商主要包括冰輪環境、冰山冷熱;
3)綠氫: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 年綠氫將占氫氣總產量的60-80%,當前通過水電解制取,電解槽為反應場所,勢銀(TrendBank)預計2024-2025 年新增裝機量分別為4.8GW、8.2GW,按均價計算分別達到66 億元、112 億元。根據高工氫電,2023 年出貨量Top5廠商分別為派瑞氫能、隆基氫能、考克利爾競立、華電重工及航天思卓,合計市占率達54%。
儲運端:關注高壓儲氫瓶、氫液化裝置。
1)長管拖車適用于200km 以內的小規模運輸,,主要儲存設備為高壓氣態儲氫瓶;高工氫電預計2025 年站用儲氫瓶市場規模將達到5.6億元,車載儲氫瓶市場規模達到34 億元,主要玩家包括中材科技、中集安瑞科、京城股份、亞普股份、蘭石重裝、科新機電等;其中儲氫瓶閥門成本占比約8.1%,對應2025 年市場規模2.8 億元,主要玩家包括鯤華科技、舜華新能源及富瑞閥門等;
2)低溫液氫適用于200km 以上的大規模運輸,液化過程成本較高,核心設備為包含壓縮機、膨脹機在內的液化裝置,當前國產民用設備實現突破,相關公司有中科富海、航天六院101 所、中泰股份等。
3)輸氫管道初始投資巨大但更具經濟性,石化機械、國家管網、東宏股份等在管材、材料等領域發力以克服“氫脆”難題.。
加注端:加氫站集中建設,集成設備(含壓縮機)放量在即。截至2023 年底,我國已累計建成加氫站407 座,我們根據各省級地區提出的氫能發展目標測算,未來兩年集成設備增量市場空間至少為69.18 億元(含站用儲氫瓶),其中壓縮機為29.23 億元。國內加氫站集成設備商主要有國富氫能、海德利森、舜華新能源、氫楓能源、中集安瑞科等,氫壓縮機設備商主要包括開山股份、石化機械等。
用氫端:燃料電池空間巨大,氫燃氣輪機逐漸突破。
1)燃料電池: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至2030 年,氫燃料電池系統的運輸應用和固定式應用按銷量計算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70.02GW 和13.35GW。①電堆,2023 年上牌車輛電堆裝機量達到931.2MW,CR5 達到62%,分別為神力科技(億華通控股子公司)、國鴻氫能、捷氫科技、濰柴巴拉德以及氫晨科技;②空壓機方面,主要公司包括勢加透博、金士頓、東德實業;③氫循環部件,主要公司包括東德實業、瑞驅科技、浙江宏昇;④增濕器方面,主要公司包括伊騰迪、同優科技、沃瑞氫能;⑤電子水泵方面,主要公司包括合肥新滬、艾爾航空、飛龍股份。
2)氫燃氣輪機:國內公司積極開展燃氣輪機摻氫試驗,主要包括上海電氣、杭汽輪集團、國家電投等。
測試設備:隨著電解水制氫市場的興起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更新迭代,測試設備的需求顯著提升。一方面,測試是保障氫能裝備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測試設備需求將伴隨電解槽及燃料電池市場空間的拓展而增長;另一方面,在電解槽大標方及燃料電池大功率的發展路徑下,專業測試設備提供商基于檢測能力經驗積累將具備先發優勢,國內廠商包括科威爾、銳格新能源、氫導智能、大連宇科。
推薦:科威爾,建議關注:中集安瑞科、蘭石重裝、華電重工、石化機械、冰輪環境、科新機電、中泰股份、杭氧股份、富瑞特裝、京城股份等。
此為報告精編節選,報告PDF原文:
《化石能源-機械設備行業氫能產業鏈設備梳理:產業趨勢逐漸明朗,氫能設備迎來機遇-申萬宏源[]-20240319【74頁】》
報告來源:【價值目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