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共出臺205項新型儲能標準。
該指南將新型儲能標準體系框架分為基礎通用、規劃設計、設備試驗、施工驗收、并網運行、檢修監測、運行維護、安全應急。
205項新型儲能標準便圍繞這八個方面展開。根據能源局公布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表”, 已發布/計劃發布的相關標準數量分別為:基礎通用5條、規劃設計64條、設備試驗39條、施工驗收12條、并網運行24條、檢修監測23條、運行維護17條、安全應急21條。
短期內,新型儲能安全標準體系亟待落地。文件提出,2023年制修訂100項以上新型儲能重點標準,加快制修訂設計規范、安全規程、施工及驗收等儲能電站標準,開展儲能電站安全標準、應急管理、消防等標準預研,盡快建立完善安全標準體系,結合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基本能夠支撐新型儲能行業商業化發展。
另外,到2025年,在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可逆燃料電池儲能、超級電容儲能、飛輪儲能、超導儲能等領域形成較為完善的系列標準。
華福證券分析師鄧偉表示,隨著《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發布,儲能行業將逐步從草莽發展走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新階段,對于儲能電站設計、建設、運行等多方面將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儲能安全性標準將提高,將快速推動儲能溫控、消防領域發展;同時,對于儲能元件、集成環節及電站EPC全流程品控要求也將進一步提升,一些質量低劣的零部件企業和資質、資本能力較弱的企業可能會被逐漸出清,而頭部企業則有望強者恒強。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中國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程持續加速。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隨機性和波動性與用電負荷不匹配,需要大量的儲能承擔削峰填谷、時空轉換作用。傳統抽水蓄能存在諸多限制,新型儲能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在《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2》中,按照保守、樂觀場景下,我國2026年新型儲能累計規模將分別達到48.5、79.5GW,2022-2026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分別為53.3%、69.2%。
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已被廣泛重視,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在內新型儲能安全標準也亟待規范化。
除了電池自身及溫控管理系統缺陷外,對儲能電站的安全防控機制缺失也是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原因。預警端、滅火端可被視作儲能安全的兩大防線。
對于預警端,儲能電站可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實現儲能安全狀態感知、診斷和預警,提升電站智能運維與安全防控水平。
消防的重要性已被機構廣泛提及,天風證券稱,儲能電站事故頻發,儲能安全催生儲能消防需求,預計到2025年國內儲能消防市場空間有望達到65.14億元,2021-2025年CAGR為113%。
評論